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上海最大的十所大学 NO.5
冶金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社会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档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上海十大最美大学 NO.6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十大名校 NO.7
美术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雕塑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新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全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名单 NO.3
沪港大学联盟学校名单 NO.5
中国十大年轻大学 NO.5
上海十大名校 NO.8
中国十大美术学院 NO.10
开设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 NO.1
上海十大综合类大学 NO.2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24

x5
五星好评
上海大学位于上海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社科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研究院、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外交部与上海大学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专局与上海大学共建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立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高校之一。钱伟长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上海大学在2009年、2016年先后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又入选全国100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并获批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
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和“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拥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校建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境外办学机构。
建校时期,青云发轫。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悉心关怀,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任弼时、张太雷、恽代英、邵力子、陈望道、田汉等贤达汇聚上大。学校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彼时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盛誉。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践行“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成就瞩目,英才济济。杨尚昆、王稼祥、秦邦宪、关向应、李硕勋、王步文、刘华、何秉彝、杨之华、张琴秋、钟复光、丁玲、戴望舒、谭其骧、王一知等都从这里走出,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一流的学者、作家、剧作家、诗人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普及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奠基时期,育才造士。新中国建立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工业大学先后成立。三校艰苦创业,周仁、严东生、谢希德、李华、张敬人等勇挑重担,为把上海建成“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服务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和工业技术人才。
再造时期,弦歌不辍。198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市美术学校等六所学校合并,复办上海大学,要求继承早期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孟宪勤、王生洪先后任书记、校长。早期上海大学校友杨尚昆、周建人、俞平伯、阳翰笙、匡亚明、施蛰存等纷纷题词来电,祝贺母校“复校”“重光”。
合并组建后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7月,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
1995年,上海大学全面推行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简称“三制”,原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经重组改名为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成立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理学院。
1996年,上海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由此全面启动。
1997年6月,经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学犹他科技学院变更为上海师范大学犹他科技学院。
1998年,上海大学荣获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授予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
1999年9月,上海大学新校区(宝山校区)启用。同年,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成立。同年,由上海巴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合作创办上海市第一所股份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原址今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浦东校区)。
20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领衔的碳/碳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全员从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调入上海大学,次年成立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2001年4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改建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03年,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管理中心揭牌。同年,学校与法国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合作创办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2004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上海大学法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市属本科院校——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重新组建上海大学法学院。
2006年,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挂牌成立,这是上海大学在国外开办的首个孔子学院。同年,学校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
2007年,悉尼工商学院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教育部门认证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2008年,上海大学先后与爱尔兰科克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举办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签约仪式。
2009年,上海大学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并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同年,学校与宝山区合作建设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正式开馆,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011年,上海大学自强学院更名为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同年,学校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殊荣。
2012年5月,上海大学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翌年起双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2月,学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2013年,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同年,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并再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同年,上海大学任首席专家的2项科技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4年,上海大学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同年,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作为学校直属科研单位成立。同年,学校被评为“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
2015年,在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2016年,上海大学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同年,成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及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首批唯一试点单位。同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成立。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同年,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学校入选首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同年,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并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2020年3月,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揭牌成立。6月,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0月,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成立。11月,上海大学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成立。同年,上海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同年,悉尼工商学院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上海大学成为全国首个通过AACSB国际认证的地方211高校。
2021年,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同年,学校获批成为首批上海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9月,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认定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上海大学有5个项目名列其中。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8月,成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会员。9月,上海大学里斯本学院揭牌。9月20日,上海大学佛教思想史暨人间佛教学研究院成立。9月,上海大学举行本科生书院成立仪式。纪念上海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上海大学成立了伟长书院、秋白书院、宏嘉书院、青云书院、泮池书院、文荟书院、日新书院、闳约书院、自强书院、尚理书院、溯微书院、丝路书院共12家本科生书院。同年,上海大学成立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2023年4月,上海大学获批增设3个备案本科专业——城市设计、艺术管理、书法学。7月,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8月,上海大学附属南安市医院揭牌仪式举行。9月,上海大学翔英创新创业中心揭牌。12月,联合成立全国殡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1月,上海大学量子科技研究院成立。9月,上海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揭牌。
2024年11月,上海大学决策研究院成立。11月,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上海大学合作的“人形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2025年3月,上海大学教职工法律服务站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