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A级景区
4A级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十大历史纪念建筑    NO.3
郑州十大历史纪念建筑    NO.3
					
					
						 中国十大古代有钱人庄园    NO.4
中国十大古代有钱人庄园    NO.4
					
					
						 郑州十大必去景点    NO.9
郑州十大必去景点    NO.9
					
					
						 中国十大面积最大建筑    NO.9
中国十大面积最大建筑    NO.9
					
					
						 中国十大最美民居    NO.12
中国十大最美民居    NO.12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NO.11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NO.11
					
					
						 中国十大经典民居古建筑    NO.12
中国十大经典民居古建筑    NO.12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封赐而名扬天下。
康应魁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盛极一时。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六、七十年代,河南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
康百万庄园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全庄园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主宅区、栈房区、作坊区、南大院、祠堂区等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孔窑洞,共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授予国家AAAA旅游景区。
康百万庄园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庄园中的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别具风采。庄园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瞭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
栈房区是康家的商务总部,它靠近主宅区和码头,是康家数百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部分。这里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匾额楹联,而这些匾额充分的展现出了豫商的文化气息,也显出了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其中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于子孙,教育康家子孙们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和言行。
庄园的中心区轮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书房、厨房、画室等位列其中。
书房、厨房:
康家是个大家族,厨房特别大,以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书房挨着厨房,热闹噪杂的厨房和安详静宜的书房互为惠邻。该区域建有两个小亭子,还有一些枯萎、古老的花木。书房装饰得简单朴实,与大院里装修得豪华富丽的画室和卧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室:
画室在书房旁边。所有的家具上都镶嵌有闪闪发光的宝石。东墙上镶挂着明、清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西墙上则挂着一件清朝官服和一把康英奎平时练功习武时用的宝剑。
灵堂:
书房西边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灵堂。这里有许多精美的神龛和有关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块碑刻都要花费一个石匠三个月的工夫。
石柱与底座:
庄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柱子的底座引人注目。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撑房顶。这种建筑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湿的侵蚀。这些六边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个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图案。富有想象力的是一个中间镂空雕刻出来的人物,似乎整个石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整个结构又不失平衡。
石雕石刻:
不少有关民间传说故事的石雕在大院里随处可见,经历了上百年的风吹雨淋,这些雕刻依然完好无损,雕刻的字体、轮廓依然醒目、美观。这要归功于选料的精细考究。
窑洞:
康家大院的一大奇观是在普通生活区。生活区有一处书法雕刻集中的窑洞。此窑洞在院子的西头,洞内两侧共有16块与成人一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着赞扬庄园主人的诗篇,风格迥异的中国书法在此各显风采。
康家生活起居的主宅区,既保留了黄土高坡窑洞建筑与华北平原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有的临街处建楼房,内里却是窑洞式构造;有的从外观看是窑洞,而里面又建有楼层,美其名曰“窑楼”。有的窑楼上下一共有三层,而且外面全部由青砖砌成,可见当时康家雄厚的财力。
主人卧室:
主人的卧室房间的天花板上涂刷得七彩斑斓,门窗的木雕也各具特色。主人的楠木床则是万里挑一的精美绝伦的珍品,是由当年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费时3年雕刻而成。
床的对面是一个高1米,长1.5米的木车。它用来接送庄园的女眷们去厕所。因为在那个年代,女人要缠足以防长成大脚,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们无法长距离行走,而厕所是建在大院里偏僻的地方,所以这个木车就成了接送小姐、姑娘们往返厕所和卧室的专用交通工具。她们床前还放着几双前边尖,后跟高,面上绣有精美图案的小脚鞋。
饭厅:
饭厅,其右侧放着一张供8人进膳的方桌。桌上所有的餐具:盘、碟、碗等都是八角形的。康家迷信,相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所以只要有算命先生造访,必定要用此餐具招待一番。他们相信这样做会给全家带来好运和财富。如有贵宾造访,康家主人则会依照满、汉传统举行大型的宴请,这种场合常常要用餐具108件。
南大院:
南大院是当年康家接待达官贵人的场所,南大院是康家发展鼎盛时期的象征,是一座展示康家品位与修养、展示家族在处理农、商、官公共关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和处事风格的场所。在这里,康家传承家学、教育子弟,不仅能体会当时主人治家的精妙,还能领略到财富传承的奥秘。
夏季(5.1-10.1):8:00-18:00
冬季(10.1-5.1):8:00-17:30
成人票:50元
优惠政策:
1、全日制、在读大、中、小学学生,可凭学生证享受五折优惠,每张25元/人。
2、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门票五折优惠,每张25元/人,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3、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
4、1.4米以下儿童免费参观。
5、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费参观。
6、随团导游凭本人导游证,免费参观。
7、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8、持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并年检正常的本人的记者证的记者免费参观。
自驾车线路:
1.平顶山——康百万庄园
宁洛高速(郑州方向)→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2.洛阳、济源市——康百万庄园
二广高速(郑州方向)→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3.焦作市——康百万庄园
焦桐高速/焦温高速→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4.安阳、鹤壁、新乡、濮阳、开封——康百万庄园
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5.三门峡——康百万庄园
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6.南阳、平顶山——康百万庄园
沪陕高速/二广高速(郑州方向)→连霍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7.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周口——康百万庄园
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巩义市、竹林镇出口下→一直向前行驶6.8公里,右转→行驶218米,到达终点
8.北京——康百万庄园
北京—京珠高速—郑州—连霍高速—巩义——景区
9.石家庄——康百万庄园
石家庄—京珠高速—郑州—连霍高速—巩义——景区
庄园现存石雕、木雕、砖雕,多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有“冠上加冠(官)”、半夜拜师等雕刻图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康百万庄园中有作为国家石刻定级标准的一级石刻门枕石。耗时17000多个工时的金丝楠木木雕顶子床、汪氏石雕牌坊、砖雕康霖三碑楼等艺术精品。其艺术手法充分运用透雕、圆雕、浮雕等艺术雕刻手法,展现了明清民间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智慧,是雕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位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还是中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堪称国宝。
在庄园栈房区前面的牌坊,是约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请旨修建的贞节牌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着《二十四孝图》、《渔樵耕读》、龙凤、珍禽异兽等图案。康百万庄园牌坊原来靠近伊洛河大堤,如今已经深陷在地下,只留上半部分在地上,这个牌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康氏家族的荣耀。
康家保存下来较精美的一张顶子床。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十个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中间雕刻的有福禄寿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寿安康”。上面一层有一官员骑高头大马,两边有整齐的依仗队,象征青云直上。第二层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层雕刻有礼让、课读、对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戏金鸡、麒麟送子图,有“吉祥如意”之意。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我们的组合家具。这张床可以说是木雕的杰出代表。
展室摆放的有名人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0多个工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康百万庄园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封建社会地产阶级的发家史料,也给人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倍受各界朋友青睐。
“留余匾”是“康百万庄园”珍藏的中华名匾之一,“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一座院子里的主客厅内。现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垂花门楼、间或以假山、曲廊的“障景”法作点缀,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一派庭院深深的幽雅与宁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