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症状有哪些 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含百科说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脊髓炎症,其病因是因为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脊髓炎症状是什么?脊髓炎的症状有进展性脊髓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那么脊髓炎如何治疗?脊髓炎治疗方法分为一般治疗、抗感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下面一起来看看脊髓炎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知识。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

脊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脊髓炎多发生于感染之后,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其病因尚不明确。

脊髓炎症状

1、化脓性脊髓炎

青壮年好发。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颈痛、胸背痛和束带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干燥等。多于数小时或2~3天内病情达到高峰,当麻痹达到高峰期则疼痛症状便不明显;如为横贯性脊髓损害,急性期表现为脊髓休克;如为上升性脊髓炎,则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发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大多数病例为儿童和青壮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多为散发,无季节性,病情严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险,常见于皮疹后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状改善时突然出现高热、痫性发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脑炎型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严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脑强直发作,可有痫性发作,脑膜受累出现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见部分或完全性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或下肢感觉障碍、病理征和尿潴留等。可见视神经、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受累的神经体征。发病时背部中线疼痛可为突出症状。

4、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

多数患者为50岁以上男性。临床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炎为主要表现。约半数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觉障碍,或间歇性的坐骨神经痛。也可表现为较完全的脊髓横贯性损伤,或短暂的无力及感觉障碍,继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症状。③尚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5、结核性脊髓炎

多见于青壮年,病前可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史。通常缓慢起病,在出现脊髓症状的同时有低热、纳差、消瘦、盗汗等。脊髓损害常为不完全性,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当病变以脊膜、脊蛛网膜损害为主时,则以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并出现分散性、不对称性、节段性感觉障碍,临床表现颇似脊髓蛛网膜炎。

脊髓炎的类型


1、病因分类

(1)感染性脊髓炎

①病毒性脊髓炎: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②细菌性脊髓炎:化脓性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

③螺旋体脊髓炎:梅毒性脊髓炎,脊髓钩端螺旋体病。

④寄生虫性脊髓炎:疟疾、血吸虫、旋纤毛虫、弓形体虫等。

⑤感染和预防接种后脊髓炎。

(2)原因不明性脊髓炎。

2、脊髓炎临床类型分类

(1)急性脊髓炎

①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②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上升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2)慢性脊髓炎:慢性病毒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梅毒性脊髓炎、肉芽肿性脊髓炎、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等。

脊髓炎检查

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原学的依据、胸片检查、核磁检查、CT检查。

脊髓炎诊断

1、进展性脊髓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双侧的症状或体征(不一定对称);

3、明确的感觉平面;

4、影像学除外压迫性病变(MRI或脊髓造影;如条件不具备可行CT检查);

5、提示脊髓炎症的表现,脑脊液淋巴细胞增高、IgG合成率升高或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如果初期无上述表现,可在第2~7天复查MRI及腰穿;

6、起病后4小时到21天内达到高峰。

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②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③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

2、其他治疗

不同脊髓炎治疗方法不同。一般为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治疗。

脊髓炎能治好吗

脊髓炎能否治愈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脊髓炎预防方法

1、在感冒发烧期间,体温不可超过38.5度,此时要尽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烧类针剂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将有可能感染成脊髓炎的细菌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2、在外伤骨折,或跌打损伤,或手术后感染中,疮臃肿毒即褥疮等疾病的发作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对症治疗处理好,控制住细菌进一步的入侵,此时可以使用大剂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类药物静脉点滴(也可以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毒拔毒类中药内服外用)使患者体内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体外或消散。

3、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劳过度,过于劳累会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时细菌可乘虚而入导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4、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发生,治疗期间切不可滥用或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学药物,此类药物使用不当则易加速骨质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细胞正常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引起骨坏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如何防治增生性骨关节病
骨质增生症又叫增生性骨关节病、骨刺或骨赘,多发于中年以上,其病因是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肌肉的牵拉或撕脱等造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治疗骨质增生有多种方法,减少关节的负重,做理疗及适当的锻炼,可用缓解症状。防治增生性骨关节病一定要掌握方法,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痛风和关节炎的区别 痛风和关节炎哪个更疼
痛风是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全称痛风性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相比,通过检查关节液或痛风石中的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的金标准,明显的区别有起病方式、首发部位、疼痛特点、肿胀特点等,那么痛风疼还是关节炎疼?小编了解到,痛风的疼痛通常比关节炎更剧烈‌,而且痛风在复发风险上通常高于关节炎。
骨折吃什么好 骨折的原因和治疗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那么骨折吃什么好呢?骨折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骨头汤等等,不同骨折期吃的不一样,总体原则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骨折额病因、症状、治疗和饮食等知识。
痛风的痛是几级疼痛 痛风最痛的时候能到达几级
痛风的疼痛程度通常被描述为非常剧烈,通常为7-10级,属于重度疼痛,其中最痛的时候可以达到10级,那么痛风发作10级疼痛能忍吗?10级痛风的疼痛程度堪比急性心肌梗死、分娩痛、刀割火烧、被恶魔利爪嵌入以及老虎咬般的剧痛,属于极度剧烈的疼痛‌,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
脊髓炎症状有哪些 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脊髓炎症,其病因是因为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脊髓炎症状是什么?脊髓炎的症状有进展性脊髓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那么脊髓炎如何治疗?脊髓炎治疗方法分为一般治疗、抗感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下面一起来看看脊髓炎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