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的危害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爱宝育儿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嫉妒导致人的焦虑和敌意,并使人确实的觉得别人使自己难堪,由此而产生痛苦,甚至使人向他人发出攻击性的言行,长此以往会成为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阻碍,严重的还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嫉妒心理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消除嫉妒心?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嫉妒时候的表现

有的人嫉妒心展现出的是极其激烈且具有攻击性的态度,一定要让自己超越对方的一切才行,以消灭贬低对方的行为来证实自己的本领够强够硬,甚至不惜利用攻击性的语言造成混乱的场面和对立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性格会略带含蓄与内敛,只愤愤不平对方超越自己的事情和表现,于是用不屑和看不惯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由于嫉妒心产生的不满。

也会有些人虽然心生嫉妒,但却不露声色,会利用自己编制的谎言来诋毁对方的完美形象,这是苔藓一般的人性存在,他会利用流言蜚语和自己拟定的谎言故事来达到自己满足平衡心理的目的性。

更会有阴毒小人型的嫉妒后遗症,为了平息自己的嫉妒之火,会用尽心机和手段不惜牺牲去伤害对方才能够得以心理平衡

二、嫉妒心理产生原因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嫉妒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可能产生于两点:

1)个体为维护扩充自己势力范围和繁殖繁衍的需要。就如狮子王对自己领地的保护和对母狮子交配特权的维护,而远古的人类也必然经过了这一过程。

2)平等分配生产生活物资的需要。古代生产力落后必须集体合作才能得到仅够大家使用的生产生活资料,所以只有平等分配才能维护集体与社会的存在,这也就使得追求平等的心理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本能。

因此嫉妒也有推动公平与合理性的作用:

1)从本能上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即自己的合理性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2)嫉妒通过民主的形式可以使位高权重者行为受到监督,从而遏止他们的越权行为。

三、嫉妒心理危害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嫉妒的人是可恨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秀,会用各种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中伤,有的行取卑劣手段;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他们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生活在他们的黑暗世界里;嫉妒的人是那么的可悲,"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引起躯体上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它是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

四、嫉妒/妒忌/羡慕的区别

妒忌是汉语词语,同'忌妒、嫉妒',意思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衰弱或影响,或者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在爱情之中常有“吃醋”的说法。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羡慕”和“妒忌”往往交替使用,可在正确文法中,这两个词语却是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一般文法中,妒忌是指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而羡慕由于自己未能拥有而产生痛苦和挫败感。羡慕通常涉及两个人,而妒忌通常涉及三个人。羡慕和妒忌是由不同的情况和情绪经验而导致。羡慕和妒忌是源于幸灾乐祸

五、如何消除嫉妒心

1)抛弃个人主义的思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嫉妒心是个人的社会尊重和荣誉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形成了痛苦的体验后,为了缩短和消除业已出现的差距,实现原有关系的平衡,减轻内心的痛苦,而采取的一种消极手段。由此可见,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由私心支撑和助长起来的错误的自尊心,乃是产生嫉妒心的祸根。只有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天地,嫉妒才能失去存在的基础。心底无私天地宽。人一旦与私心决裂,事事出于公心,那么,在待人处世过程中,必定会宽宏大量。

2)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嫉妒与虚荣一样,都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心怀嫉妒的人,不懂得大自然没有物竞天择就不能发展,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停滞。只要有竞争,就会有人超前,有人落后;齐头并进,不分高低上下,只是一种幻想。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竞争更加广泛激烈,优胜劣汰的现象比比皆是。部队也并非世外桃源,它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今天你超过别人,明天别人又跑到你的前面,互相你追我赶,彼此竞争高下,都是正常的现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建设、个人的全面发展。

3)正确看待人生价值。这样,你就能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俗话说“无事生非”,一个人若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自己不思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而一个埋头于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不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别人的造谣中伤上,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追求万事超前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某些方面自己不如人,但却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所以要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力求改变现状,开创新局面。

六、如何看出一个人嫉妒你

1)四处贬低你、诋毁你,各种说你的坏话。

2)表面很冷淡,但是私底下偷偷的关注你,和你较劲。

3)产生很强的仇恨心理,经常打击你,给你使绊子。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如何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是成长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和过渡期。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育不健全、自控能力比较弱,加上一些不良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很多青少年都会遇上社交恐惧、早恋、厌学等等不良的情绪、不良的行为。那么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呢?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维护?下面为您介绍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
1.2w+ 69
心理问题有哪些 心理问题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那么,心理问题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心理问题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吧。
失独老人心理问题 失独老人如何养老?
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失独老人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如何排解?另外,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失独老人如何养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理亚健康】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心理问题如何应对克服?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那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怎样的?一般心理问题如何应对克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
1558 36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关系
双相情感障碍是特殊类疾病,此病是躁狂症和抑郁症共同作用的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这种情感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思维奔逸、抑郁发作以及躁狂发作等症状表现,该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有些患者会走向极端。随着心理健康问题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有些人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浅层的认识,那么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关系是怎样?大多数人还是不了解。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相关内容。
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
25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