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相传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所创,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一说为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的功法。这种健身方法不仅融合了动物的灵动与力量,更蕴含了中医的养生智慧,成为中国古代导引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虎戏:威猛扑动,强腰健肾
虎戏模仿的是老虎的扑动前肢、摇头摆尾等动作,展现出虎的威猛神态。通过虎戏的练习,可以锻炼四肢的筋骨,特别是腰部的力量,达到强腰健肾的效果。虎戏的动作刚劲有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要求练习者精神集中,动作协调,从而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鹿戏:伸转头颈,舒展筋骨
鹿戏模仿的是鹿的伸转头颈、奔跑回首等优雅动作,表现出鹿的宁静与舒展。鹿戏的练习可以舒展筋骨,特别是颈部的肌肉和关节,对于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有很好的效果。同时,鹿戏的动作要求心静体松,有助于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3、熊戏:浑厚沉稳,增强体力
熊戏模仿的是熊的伏倒站起、撼运抗靠等动作,表现出熊的浑厚沉稳。熊戏的练习可以加强脾胃功能,增强体力,对于改善消化系统有很好的帮助。熊戏的动作缓慢而有力,要求练习者呼吸深沉,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环境,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4、猿戏:敏捷好动,肢体灵活
猿戏模仿的是猿的脚尖纵跳、攀树蹬枝、摘桃献果等敏捷动作,表现出猿的机智与灵活。猿戏的练习可以锻炼肢体的灵活性,特别是上肢和腰部的力量,对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有很好的效果。猿戏的动作要求敏捷迅速,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精神压力。
5、鸟戏(鹤戏):展翅飞翔,调运气血
鸟戏(一说为鹤戏)模仿的是鸟的展翅飞翔、落雁独立等轻盈动作,表现出鸟的悠然自得。鸟戏的练习可以调运气血,疏通经络,增强肺呼吸功能,对于改善呼吸系统有很好的帮助。鸟戏的动作要求轻盈飘逸,有助于调节心情,缓解焦虑情绪。
二、五禽戏动作要领讲解
预备式:调息凝神
动作: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双手缓缓上举至头顶,掌心向下,同时吸气;下按至腹前,呼气。重复3次。
要点:呼吸均匀深长,排除杂念,进入练习状态。
1、虎戏——强健筋骨,疏肝利胆
(1)虎举
动作:双手成虎爪状(虚掌),由下向上提至肩前,翻掌上举至头顶,再下落至腹前。
功效:拉伸脊柱,增强握力,调节肝胆功能。
(2)虎扑
动作:双手前伸下按,身体前俯,再屈膝后坐,双手后拉至髋部,随后向前猛扑(如虎扑食)。
功效:锻炼腰背肌肉,增强爆发力。
2、鹿戏——舒展筋脉,益肾固腰
(1)鹿抵
动作:双手成鹿角状(中、无名指弯曲),向左侧转腰,左手上举,右手下按,目视左脚跟;反向重复。
功效:活动腰椎,改善腰部僵硬。
(2)鹿奔
动作:双手前伸,重心前移成弓步,随后收手后坐,背部后拱如鹿奔跑。
功效:强化下肢力量,刺激督脉。
3、熊戏——健脾和胃,增强消化
(1)熊运
动作:双手握拳置于腹前,以腰为轴画立圆(模仿熊晃膀子)。
功效:按摩脾胃,促进消化。
(2)熊晃
动作:提膝落步,身体左右摆动,配合肩部前靠后坐。
功效:稳定核心,改善平衡。
4、猿戏——敏捷心神,养心健脑
(1)猿提
动作:双手成勾手(指尖下垂),快速上提至胸前,同时缩脖耸肩,脚跟提起;放松下落。
功效:提高反应力,缓解颈椎疲劳。
(2)猿摘
动作:单手上举如摘果,另一手向后划弧,配合转腰踮脚。
功效:锻炼协调性,舒缓心经。
5、鸟戏(鹤戏)——宣肺理气,通调气血
(1)鸟伸
动作:双手交叉上举,一腿后伸成平衡姿势,如鸟展翅。
功效:扩展胸腔,增强肺功能。
(2)鸟飞
动作:双臂上下摆动如鸟飞翔,配合单腿站立。
功效:提升平衡力,调节呼吸。
收式:引气归元
动作:双手叠按于丹田(男左女右),静立调息1~3分钟。
要点:收敛心神,将练习所得气血归于丹田。
三、五禽戏练习注意事项
1、练习时间
五禽戏的最佳练习时间是早上6-9点,或者中午之前。不过,对于上班族来说,白天可能没有时间,晚上练习也是可以的。一般来说,五禽戏有扶阳的作用,而且早上练习的人较多。不过,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安排。
2、呼吸方式
初期建议以自己的呼吸为主,慢慢调整为腹式呼吸,不要憋气。
3、禁忌
(1)生气时不练;饱腹时不练;月经期间不练。
(2)练完后不要马上洗澡或吹风,建议0.5-1小时后再进行。
(3)一开始打顺即可,循序渐进,主要是掌握动作。
(4)腰椎严重者不建议练习。
(5)蹲马步时要动作标准,否则对膝盖不太友好。
(6)练完五禽戏后0.5-1小时后再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