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江苏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江苏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苏绣、桃花坞木版年画、扬州玉雕、竹刻、泥塑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苏州市文化馆、苏州市名人馆)
Ⅶ-16 剪纸(扬州剪纸)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剪纸博物馆有限公司
Ⅶ-16 剪纸(南京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
Ⅶ-16 剪纸(徐州剪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文化馆
Ⅶ-16 剪纸(金坛刻纸)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金坛市 常州市金坛区刻纸研究所
Ⅶ-18 苏绣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无锡精微绣)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18 苏绣(南通仿真绣)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市沈寿艺术馆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扬州刺绣)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
Ⅶ-18 苏绣(常州乱针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Ⅶ-26 香包(徐州香包)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文化馆
Ⅶ-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浅刻)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常州剑波雅刻艺术品有限公司
Ⅶ-28 扬州玉雕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
Ⅶ-46 竹刻(无锡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46 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市文化馆
Ⅶ-47 泥塑(惠山泥人) 传统美术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
Ⅶ-47 泥塑(苏州泥塑)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艺术学校(苏州市艺术职业学校)
Ⅶ-50 灯彩(秦淮灯彩)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句容市 句容市民间工艺彩灯厂
Ⅶ-50 灯彩(苏州灯彩)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苏艺灯彩艺术有限公司
Ⅶ-57 玉雕(苏州玉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Ⅶ-59 核雕(光福核雕)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
Ⅶ-66 彩扎(邳州纸塑狮子头)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邳州市 邳州市文化馆
Ⅶ-68 常州梳篦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
Ⅶ-88 糖塑(丰县糖人贡)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丰县文化馆
Ⅶ-94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
Ⅶ-94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泰州市 泰州盆景研发中心
Ⅶ-94 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Ⅶ-94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传统美术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如皋市 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联合会
Ⅶ-127 发绣(东台发绣)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Ⅶ-134 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Ⅶ-135 瓷刻(大丰瓷刻) 传统美术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声明:以上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江苏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项目介绍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古代妇女常把精美的篦箕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梳篦制作是精湛的传统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2008年6月7日,常州梳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灯彩,又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它与流传中国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据考证元宵赏灯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上海元宵赏灯习俗,明弘治、嘉靖年间修攥的地方志都有记载。从夏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申城繁华商街也是花灯高熙,灯市红火。由于悠久的赏灯习俗,促进了上海灯彩艺术的发展。2006年,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浙江,北京,河北石家庄,辽宁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雕与人感情是很深的。爱核之人佩戴了核雕一般都是不离身的,闲时还要常常把玩于手中,这样久而久之核雕就会与人体的分泌物相结合,使其越来越富有光泽和温润,充满了生机与灵性。这就是一颗普通的核雕,在人赋予其温情真心后给主人最好的感应和反馈,直让人心有所寄。 【 详细>>】
竹刻,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竹刻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明代时的江南竹刻艺术已达到全盛时期,发展为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2006年5月20日,竹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象牙雕刻明代真正形成艺术,清代以北京、广州、苏州为代表,鸦片战争后逐渐衰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象牙雕刻行业迎来了全面复苏时期。象牙雕刻指使用象牙材料制成的雕刻工艺或者象牙制品,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技艺,主要分为实用器具、首饰、装饰摆件等。象牙材质温润洁白,适合作为雕刻材料,在经过不同时期的手艺人的雕刻成就了一件件别具特色的牙雕作品,富有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 详细>>】
糖塑是传统中国民间塑作的一个特殊种类,主要是利用食糖可塑的特性将之制作成形。与西方雕塑不同,中国民间塑作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丰富的造型因素,更多地体现出自身传统的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糖塑多以俗称“糖稀”的麦芽饴糖和玉米糖为原料,综合采用捏、堆、贴、剪、吹、搓、拽、按、浇、拉等制作手段和绘、染、刻、划、点、戳、印、插、缀等装饰手法完成作品的塑造。糖塑制品既可欣赏娱玩,又可直接食用。在中国民间,糖塑遍布南北各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 【 详细>>】
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主要流布于江苏东海县,始于西汉,成熟、盛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依据天然水晶质地、块度、形态、色彩和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包裹体、水胆等特点,运用切、磨、磋、钻、凿等手法对水晶进行再创作,利用天然水晶的俏色或包裹体,因材施艺,采取会意传神、谐音借意、绘画篆刻组合、镶嵌点缀等艺术手法,不断传承其文化内涵与外延。 【 详细>>】
彩扎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也是综合性的手工艺术品。早在中国唐代,彩扎艺术已开始盛行,匠人们用竹备篾子作骨架,通过艺人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可以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到了宋代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彩扎匠人“剪绫为人,裁绵为衣”,已经能扎出寿星、麻姑和栩栩如生的寿桃、寿面,作为献给长者寿诞的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也传承着各种奇风异俗。那么贵州非遗文化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族马尾绣、苗族芦笙舞、苗族跳花节、侗族琵琶歌、布依族服饰、侗戏、苗族蜡染技艺、侗族萨玛节等,下面MAIgoo网小编还整理了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 ★★★
2.8w+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你知道重庆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吗?maigoo网编整理了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四川竹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以下盘点了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重庆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 ★★★
5.4w+ 3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_技艺_文学_美术_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医药_体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0个类别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类167项,传统音乐类189项,传统舞蹈类144项,传统戏剧类171项,曲艺类14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09项,传统美术类139项,传统技艺类287项,传统医药类23项,民俗类183项。本文就从不同类别给大家汇总这些文化遗产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人经纪 ★★★★
1.5w+ 86
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那么山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有哪些被?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左权开花调、董永传说、五台山佛乐、晋剧、秧歌戏、北路梆子、锣鼓杂戏等,下面随买购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 ★★★
4.8w+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