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江苏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非遗,是传统文化“活”的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古琴艺术、唢呐艺术、江南丝竹、海州五大宫调、十番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Ⅱ-27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金湖县 金湖县文化馆
Ⅱ-34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常熟市 常熟市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
Ⅱ-34 古琴艺术(广陵琴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市文化馆
Ⅱ-34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
Ⅱ-34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Ⅱ-34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镇江市 镇江梦溪琴社
Ⅱ-37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文化馆
Ⅱ-40 江南丝竹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太仓市 太仓市文化馆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连云港市剧目工作室、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Ⅱ-44 十番音乐(楚州十番锣鼓)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淮安市 淮安市淮安区文化馆
Ⅱ-44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江都市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道教协会
Ⅱ-75 高邮民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市文化馆
Ⅱ-94 海门山歌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海门市 海门市文化馆
Ⅱ-137 吟诵调(常州吟诵)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市文化馆
Ⅱ-138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天宁禅寺
Ⅱ-138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镇江市 镇江金山江天禅寺
Ⅱ-139 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道教协会
Ⅱ-139 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句容市 句容市茅山道院
Ⅱ-150 茅山号子 传统音乐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兴化市 兴化市茅山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Ⅱ-173 南闸民歌 传统音乐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声明:以上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项目介绍
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古琴艺术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 详细>>】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雄浑,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 详细>>】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是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酉阳古歌》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6月7日,薅草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道教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2008年6月7日,道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十番音乐自清朝道光中期就开始流传,曲调来源大体上可分为曲牌、小调、哗牌以及一些流行歌曲,流传至今的曲调有《五凤吟》、《秦楼月》等21首。十番音乐的演奏乐器有13种,如弦乐器椰胡,打击乐器钹、锣、狼帐等。演奏时强调后半拍,音乐高八度,风格粗犷。由于该音乐是口传心授,没有形成书面资料,加上当地人大多外出经商,十番音乐将面临失传的困境。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海州五大宫调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乐,是江苏省明清俗曲重要的一脉,是古老的"诸宫调"宝贵的遗存,对中国民间音乐乃至民间曲艺的研究具有难得的实证价值。海州地区民众演唱小曲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地处苏、鲁两省接壤处,也是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的交汇地带,因而历史上北南双方的小曲杂调均在此流传生根,呈现出既融会贯通又诸调杂陈的局面。 海州五大宫调是流布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的以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等为基本腔调的一种用曲牌连缀体来演唱的艺术形式。2004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列入全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2006年,江苏省海州五大宫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佛教音乐,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2006年5月20日,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佛教音乐鱼山梵呗等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传统戏剧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2008年6月,江苏省海门区申报的“”海门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江苏兴化市茅山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作为民歌《茅山号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在江苏民歌中所谓称得上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她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好的独特的民歌风格。2011年05月23日,茅山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5w+ 77
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传统音乐项目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类型可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那么,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有哪些?买购小编整理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琴艺术、西安鼓乐、南音、花儿、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下面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中国这些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
5260 3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5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