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是保护发动机的"血液",不同类型的机油适用于不同场景。按照基础油可分为矿物油、全合成油和混合型半合成油;根据用途分为汽车用油、柴油车专用油、摩托车油等;性能标准有国际通用的API、欧洲的ACEA和车企认证规格;粘度等级则用数字组合表示适用温度范围。了解这些分类能帮助车主准确选择机油,既能保护发动机,又能节省保养成本。下面,跟着maigoo小编一起看看详细介绍吧。
从石油中直接提炼的基础油,成本最低。通过蒸馏去除杂质后添加必要添加剂,适合普通家用车日常使用。使用寿命约5000公里,高温环境容易氧化变质。老车或预算有限的车主常用,但清洁性和保护性弱于合成油。
化学实验室合成的纯净基础油,分子结构更稳定。抗高温、耐低温性能突出,在-40℃仍保持流动性,适合高性能发动机。使用寿命可达10000公里以上,能减少积碳形成。价格是矿物油的2-3倍,但长期使用更划算。
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产品,比例通常为3:7。兼具经济性和部分合成油优势,7000公里左右需要更换。比矿物油耐高温,比全合成油便宜,适合城市代步车使用。冬季启动保护优于纯矿物油。
专为柴油发动机设计,含更多清净分散剂。柴油机燃烧温度更高,机油需更强的抗磨和中和酸性物质能力。商用车、工程机械常用,能清除燃烧产生的碳烟颗粒,包装标注"C"开头型号(如CJ-4)。
兼顾发动机、变速箱和湿式离合器润滑。摩托车转速普遍高于汽车(8000-15000转/分钟),需要更好的抗剪切稳定性。部分产品含防打滑添加剂,防止高转速时离合器打滑,包装标注"MA"标识。
最常见的小轿车用油,分汽油车专用和通用型。注重燃油经济性和冷启动保护,现代车型多要求低粘度机油(如0W-20)。包装标注"SN""SP"等API等级,混动车型需要特殊配方防止电池腐蚀。
工厂设备、农用机械通用型润滑油。粘度范围宽(SAE20-50均有),强调基础油的抗氧化性。部分含极压添加剂,适用于齿轮箱、液压系统等重负荷部件,常见于桶装批发销售。
超低粘度的轻质润滑油(SAE10以下),用于缝纫机、门锁等精密机械。主要起防锈和减少摩擦作用,通常不含清净剂。有些含硅油成分,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滴管包装方便点涂。
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汽油车用"S"系列(如SP),柴油车用"C"系列。字母越靠后等级越高,SP>SN>SM。认证测试包含抗磨损、清洁性等六大性能,常见于机油瓶身圆形标识。
欧洲汽车制造商联合制定的更严苛标准,分A/B(汽柴油轿车)、C(带尾气处理装置)、E(重载柴油车)四大类。要求更长的换油周期,例如A5/B5认证机油必须保证3万公里性能稳定。
汽车厂家的专属认证,如奔驰229.5、宝马LL-04等。通过车企台架试验的机油才能获得认证,部分要求与特定发动机完全兼容。使用认证机油可避免保修纠纷,但价格通常上浮20%-30%。
用"数字W-数字"表示低温流动性和高温粘度,如5W-30。W前数字代表-35℃至0℃的流动性(0W对应-35℃,5W对应-30℃),W后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20/30/40)。北方冬季选0W或5W开头机油,高温地区或老车可选40粘度。现代发动机趋向低粘度(0W-20)以降低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