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身体健康标准
1、强壮的心脏
人到老年,心脏也渐显老态,高血压、冠心病、心梗频频造访。研究中心发现,坚持多吃蔬果、鱼类,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的地中海饮食,能减少50%-70%的心脏病复发风险。爱护心脏,要先摸清它的喜好,它讨厌有“三高”、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老熬夜的主人。心脏偏爱红色果蔬,如西红柿、红苹果等,爱吃坚果,如核桃、杏仁等。
2、良好的视力
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会损害视网膜。
锻炼眼力方法:①早晚各花5~10分钟热敷眼睛;②每天有意识地眨眼300次;③每隔45分钟就远望一下。
3、稳定的血糖
多项研究发现,血糖异常会增加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控好血糖,关键是控制体重。每周应至少做3次有氧运动并持续30分钟-1小时,以中低强度为宜。其次,要在饮食上下足功夫。应少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糖、高盐食物以及白米饭等“精食品”,每天多吃果蔬、薯类、杂粮等。

4、敏锐的听力
内耳有1.8万个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是我们的听力卫士,但脆弱的它们经不起噪音的长时间折腾,也承受不起强噪音的集中袭击。不管是唱歌还是戴耳机,每过45-60分钟务必给耳朵“解放”10分钟。
5、坚硬的骨头
骨骼一旦变脆,也就意味着人体这座“大厦”面临危机。每天喝牛奶超过300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所以补充牛奶、酸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很重要。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下降2.3%-3.3%,喝酒也会弱化骨骼,应戒烟限酒。
6、灵活的平衡
建议平时多做拉伸和弯曲练习通过练习闭眼单腿站、倒着走、太极等方法可改善。
中老年要关注哪些身体指标
1、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血糖正常:5.0%~6.5%
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6.0%~7.0%
这个指标测的也是糖尿病,但跟“空腹血糖”不太一样。空腹血糖反映当下的血糖水平,会受到近几天饮食、活动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120天的血糖情况,受近期活动的影响不大,是更稳定的指标。
2、血压
60岁以上:>140/90 mm Hg
60岁以下:<120/80 mm Hg
高血压初期只有偶尔的头晕、头痛,但不要掉以轻心,这不代表没有损害。它是一步一步蚕食你的身体,从小动脉痉挛,到中动脉硬化,再到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直到最后,也许一场意外,心肌梗死、突发的脑出血、脑缺血就带走了一条生命。
3、血脂
胆固醇(TC):3.1~6.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1.8~3.9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1.0mmol/L
三酰甘油(TG):0.8~2.3mmol/L。
4、体重
体重的控制,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改善都有好处,如果你懒得(不会)计算这种数据,找一家正规的健身机构是比较好的选择。
5、谷丙转氨酶:正常值9~50U/L
谷丙转氨酶是肝脏健康的晴雨表,它正常时,说明肝脏的能力是好的,一旦它升高了,很可能就是肝细胞或某些组织受到伤害,已经发生了坏死。
如果谷丙转氨酶升高了不处理,很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与肝癌,危及生命。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升高跟这4个原因有关: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炎、长期饮酒损害了肝脏、胆囊炎症。
6、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参考值:23~62μl/min
这是肾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如果它增高了,说明肾脏出现了轻微的损伤,一定要尽快就医、及时止损。
另外,报告单上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有增高,则说明肾脏损害已经比较严重,已经不能耽误了。
7、白细胞.参考值:(4.0~10.0)x 109/L
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都应该引起重视:如果白细胞高得太多(20 x 109/L以上),可能跟骨髓疾病、恶性肿瘤有关;低得明显则可能跟是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有关。
中老年心理健康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