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是什么姜 高良姜的区分鉴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高良姜是一种常见的草药,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中药高良姜的别名又叫做风姜、小良姜、膏凉姜等。和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生姜、沙姜不同,高良姜主要是入药使用,而生姜、沙姜则多作为调味品,在烹饪时使用。此外,干姜和高良姜也具有较多的差异,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高良姜是什么姜

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中药高良姜的别名又叫做风姜、小良姜、膏凉姜等。

二、高良姜的区分鉴别

1、高良姜和生姜的区别

①用途不同

高良姜主要用作中药药材使用,而生姜多被用作菜肴的调味品

②功效不同

高良姜性辛、热,归脾胃二经,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生姜性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所以生姜不能作为高良姜的替代使用。

2、高良姜与干姜的区别

①药材来源不同

高良姜是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干姜是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②归经不同

高良姜归脾、胃经,而中药干姜则归脾、胃、肾、心、肺经。

③适应症不同

高良姜主要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病症,而干姜则用于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3、高良姜和沙姜的区别

①外观不同

高良姜的外观呈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表面为棕红色至暗褐色。沙姜则呈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外表面为淡绿色或绿白色。

②主产地不同

高良姜主产于广东、海南。而沙姜在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

③作用不同

高良姜的作用为温胃止呕,散寒止痛。沙姜的功效则主要为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马尿泡是什么东西 中药唐古特马尿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马尿泡药品呈长圆柱形,稍有弯曲,长10~25cm,直径1.3~3cm,少数成不规则状。根茎部分短,长2~3cm,表面暗棕色或淡棕黄色,顶端有数个圆柱状的茎基痕及少数叶柄残痕,近根头处常有明显环状。主根粗壮,表皮淡黄色,中部以下有2~3分枝,具细纵皱纹,并有多数明显横长的皮孔。质较硬,断面粗糙而疏松,呈类白色至黄白色的菊花心,并有放射状的裂隙。气微,味苦。
中华水韭是什么植物 中药华水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华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地生蕨类,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孢子囊椭圆形,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孢子期5月下旬至10月末,因其形状像韭菜而得名,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等地,可做药用,还可做绿肥和饲料,用处很多。
冬瓜子的功效与禁忌 冬瓜子如何使用
冬瓜子,又叫做冬瓜籽、冬瓜仁,是蔬菜冬瓜的种子,也可以当中药使用。中药冬瓜子的作用有很多,将冬瓜子泡水喝能够消炎、止咳、润肺,还能美容养颜,此外,适量食用冬瓜子还有着预防冠心病的功效。作为一种药材,我们在使用之前要先了解冬瓜子的禁忌和副作用,这样才能避免误用引发健康受损,和Maigoo网编一起来看看吧!
营实是什么植物的果实 中药石珊瑚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营实,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果实,秋季采收,以半青半红未成熟时为佳,鲜用或晒干,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灌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月经不调,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呈卵圆形,长6-8mm,具果柄,顶端有宿存花萼之裂片。果实外皮红褐色,内为肥厚肉质果皮。种子黄褐色,果肉与种子间有白毛,果肉味甜酸,以个大、均匀、肉厚、无杂质者为佳。
竹黄是什么东西 中药竹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竹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它的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