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天竺黄怎么服用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623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的功效。

  • 别称天竹黄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性味味甘,性寒
  • 单子叶植物纲
  • 禾本目
天竺黄知识简介
天竺黄是什么东西

天竺黄为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主要用作中药材使用。

天竺黄的别名是什么

天竺黄别名又叫做天竹黄。

天竺黄产地

天竺黄主产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

天竺黄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过筛去灰屑即得。(摘录自:《中国药典》)

天竺黄与竹黄的区别

1、来源不同

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

2、功效不同

天竺黄的作用为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竹黄的功效则是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天竺黄的功效

中医上认为天竺黄味甘,有很好的利湿作用。将天竺黄泡水后饮用,能够起到利小便、消水肿的作用。此外,天竺黄中含有一种天竺黄丙氨酸的成分,这种成分能够作用于肺部,缓解肺部燥热不适,因此适量使用天竺黄还可以止咳化痰。将天竺黄泡水喝还能起到清心定惊、活血化瘀、抗炎杀菌等功效。详细>>

天竺黄的副作用

正常剂量内使用天竺黄并不会引起人体明显不适反应,但若超剂量使用,则会导致脾胃受到刺激,引起脾胃虚寒,导致腹泻。

我们在使用天竺黄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还要注意不能长时间使用,因为长时间使用天竺黄会对肝肾器官造成负担。

天竺黄选购要点

天竺黄中药图片

MaiGoo药材小编提醒大家在选购时要注意天竺黄表面特征,天竺黄多为不规则的片状或颗粒状,表面为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带光泽,质地坚硬,易破碎,气微,味淡。而人工天竺黄(伪劣品)质地比较软,表面微微泛粉红,且不易破碎。

天竺黄怎么吃
常用配伍

中医常用牛黄、白僵蚕、甘草、人参、附子、黄连、朱砂等药材同天竺黄配伍使用。

天竺黄清肺化痰汤

材料:板蓝根、黄芩、浙贝、橘红、天竺黄、元参、炒杏仁、白前、鱼腥草、芦根、炙紫菀、甘草。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功效: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郭中元方》

天竺黄散

组成:天竺黄、蝉蜕、白僵蚕、山栀子、甘草、郁金。

用法:捣罗为末。每服3克,白汤调下。三岁儿每服1.5克。

主治:小儿风热惊风。

来源:《幼幼新书》

天竺饮子

组成: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片,焙干)、甘草(炙)、大栀子仁(微炒)、连、雄黄(飞,研)、瓜蒌根。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食后、临卧用新汲水调服。小儿1.5克,临时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腑脏积热,烦躁多渴。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买购网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天竺黄使用常见问题
天竺黄用量多少克

天竺黄的用量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建议大家在就医问诊后听从医师的指导意见使用。天竺黄单次最大用量不得超过6g。

天竺黄需要先煎吗

需要。

天竺黄的质地坚硬,其中的有效成分比较难以析出来,因此在和其他药材配伍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先煎处理,一般先煎1-2小时左右即可。

天竺黄要包煎吗

不需要。

有些中药需要包煎是因为含淀粉、粘液质较多,容易使锅底焦糊;或是带毛,不包煎的话,服用或刺激喉咙;或者是质地轻、比较细小。天竺黄并没有这些特点,因此并不需要包煎。

天竺黄如何保存

中药天竺黄需要密闭进行保存,最好放在干燥的容器内,然后置于干燥处保存,保存时注意防潮。

  • 本百科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田基黄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田基黄什么人不能吃
田基黄,中草药。田基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常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等症状。田基黄什么人不能吃呢?注意,孕妇不宜服用田基黄草药。下面,就来了解下田基黄草药的功效与禁忌等有关知识。
巴豆霜是什么药 中药巴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巴豆霜,中药名,性味热,辛,归胃、大肠经,大毒,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我国各地均产。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具有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之功效。常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痈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疣痣。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巴豆霜,且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川楝子是什么 中药石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营实是什么植物的果实 中药石珊瑚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营实,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果实,秋季采收,以半青半红未成熟时为佳,鲜用或晒干,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灌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月经不调,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呈卵圆形,长6-8mm,具果柄,顶端有宿存花萼之裂片。果实外皮红褐色,内为肥厚肉质果皮。种子黄褐色,果肉与种子间有白毛,果肉味甜酸,以个大、均匀、肉厚、无杂质者为佳。
益智仁的功效与作用 益智仁用法用量
益智仁,中药名,为植物益智的干燥果实。益智仁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常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等。注意,阴虚火旺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