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知名度调研问卷>>

烫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烫骨碎补和骨碎补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中药骨碎补是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状茎,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草药。烫骨碎补是骨碎补去毛的炮制方法之一,其味苦辛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络,补肾强骨的作用。 烫骨碎补是骨碎补炮制品,那 烫骨碎补和骨碎补有什么区别?下面来看看吧。

烫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⑧《本草新编》: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注意:阻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烫骨碎补的图片

烫骨碎补和骨碎补有什么区别

烫骨碎补与生骨碎补都是骨髓功效是相同的,能够有效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质,对于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缓解关节疼痛,骨质酥松、钙流失等会有很大的帮助。

烫骨碎补是经过烫炙之后,去除了骨碎补的寒气,更加适合寒凉体质者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新鲜、干燥的骨碎补,还是烫炙后的骨碎补,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加入具体的处方当中,煎汤服用或者研磨制散外用。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穿破石是什么中药 山黄箕功效作用与主治
穿破石为桑科植物构棘或柘树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去泥土、须根,晒干;或洗净,趁鲜切片,晒干。亦可鲜用。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且1. 5~2.5cm;或已切成圆形厚片。外皮黄色或橙红色,具显著的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栓皮薄而易脱落。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灰黄色,具韧性纤维,木部占绝大部分。黄色,柴性,导管孔明显,有的中央部位有小髓。气微,味淡。
罗锅底是什么药 金龟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罗锅底为葫芦科植物中华雪胆、曲莲和大籽雪胆的块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而成,药材多切成块片出售,块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稍卷曲,直径3-10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切面淡黄色或灰白色,质坚实,粉性。气微,味极苦。以切面色淡黄、质坚实、粉质多、味极苦者为佳。
天蓬子根是什么东西 中药新莨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天蓬子根为茄科天蓬子属植物天蓬子的根,味辛、苦,性温,生于杂木林下阴湿处或沟边,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具有散风寒,活络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瘫痪,跌打伤痛,破伤风等病症。天蓬子根一般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可泡酒内服。需要注意,本品大毒,内服宜慎,尤其是孕妇不能服用。
草药 中药
107 1
藏黄连是什么东西 中药兔耳草的功效和作用
藏黄为玄参科植物短筒兔耳草的干燥全草,长5-15cm。根茎呈圆柱状,略弯曲,节间紧密,形似蚕;表面灰褐色或浅紫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或灰黄色,有3-4个白色的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根细长,圆柱形,扭曲,表面浅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多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圆,边缘具圆齿,基部宽楔形。穗状花序顶生,果长圆形,黑褐色。气微,味微苦。
千金藤是什么东西 中药忍冬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千金藤又名小青藤,为多年生落叶藤本,长可达5m。全株无毛。根圆柱状,外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老茎木质化,小枝纤细,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10cm,盾状着生;叶片阔卵形或卵圆形,长4-8cm,宽3-7cm,先端钝或微缺,基部近圆形或近平截,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白色,两面无毛,掌状脉7-9条。千金藤药品性状与白药子类似,多呈块片状,直径4-6cm,厚1.5-2cm。外皮为棕褐色,质坚实,粉性较大。
草药 中药
2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