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和骨碎补是一种药吗 补骨脂和盐补骨脂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吃吃 上传提供 2024-05-06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补骨脂是一味补虚药,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盐补骨脂是补骨脂用盐水拌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而制得的,和补骨脂相比,它的毒副作用低,补肾功效更强,适用于大部分患者。那么,补骨脂是骨碎补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补骨脂和骨碎补是一种药吗

1、外观不同:从外观上看,补骨脂是黑色的椭圆形颗粒。骨碎补为扁平长条状,有分枝、质脆,易折断。

2、入药位置不同:补骨脂也称为破故纸,归脾、肾经,是蔷薇目豆科植物的种子,属于植物药材,入药部位是种子。骨碎补归肾经,味苦,性温,入药部位则是根以及茎。

3、功效不同:补骨脂具有温补肾气、润肠通便、补肾壮阳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畏寒肢冷等疾病,还能够治疗大便干燥,促进肠道蠕动。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耳鸣、牙齿动摇、须发早白、精神倦怠及乏力等病症,还能够用于治疗外伤骨折,能够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另外骨碎补外用,对于外伤引起的血肿瘀血,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补骨脂和盐补骨脂有什么区别


盐补骨脂是补骨脂经过盐制加工后制成,与补骨脂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盐分。盐补骨脂与补骨脂的区别还在于盐补骨脂的毒副作用远低于补骨脂,且具有更强的补肾功效。

补骨脂具有温补脾肾阳气的作用,是临床当中常用的一种调理、温补身体的药物。但是单纯使用补骨脂进行入药,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对补骨脂进行炮制。古代常用的炮制方法大多来自于《雷公炮炙论》,实践证明使用盐制后的补骨脂,其本身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会较大程度被消除。而西医学研究表明,盐补骨脂中的有毒成分补骨脂苷含量会明显下降。

盐补骨脂相对于补骨脂而言,其滋补肾脏的药效更强,具有更强的补肾纳气的功效。主要是因为咸味在中医上主入肾经,能够引导药效更好地进入到肾经当中去,从而增强了盐补骨脂温补肾阳、纳阳气的功效。

(注意: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龙脑是什么东西 中药冰片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龙脑冰片,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 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茯神又叫什么名 茯神副作用和禁忌
茯神,干燥的菌核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贯穿。茯神又叫什么名?茯神别名也叫伏神。茯神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茯神副作用和禁忌也应注意,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服茯神。
黑丑和白丑有什么区别 中药牵牛子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炒牵牛子稍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微具香气。牵牛子中种皮呈灰黑色者名黑丑,味苦,性寒,有毒,与淡黄白色者合称二丑。
阿魏是什么东西 中药细叶阿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阿魏,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药食两用植物,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采收,但以盛花期采收为佳,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面稍有孔隙;新鲜切面颜色较浅,放置后色渐深。脂膏状者黏稠,灰白色,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味辛辣,嚼之有灼烧感。
中华水韭是什么植物 中药华水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华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地生蕨类,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孢子囊椭圆形,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孢子期5月下旬至10月末,因其形状像韭菜而得名,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等地,可做药用,还可做绿肥和饲料,用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