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是什么意思 2023年中伏是哪天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吴硬核科普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中伏是三伏中最热的时间段。到了中伏,要更加注意防暑防湿热,虽然很热,但是不要过度贪凉,在饮食方面可多吃绿豆、莲子、山药等。那么中伏是什么意思?2023年中伏是哪天?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关中伏的内容吧。

中伏是什么意思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二伏。

中伏有多少天

每一年的中伏天数都不一样。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

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五个庚日则为20天。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

三伏中以中伏最热。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3年中伏为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在这个三伏天里,一般来说,中伏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中伏要注意什么

1、防中暑

夏季气温高,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烈日下远行或房屋不通风,致使外界温度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时,极易发生中暑。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严重者应送往医院诊治。

2、防伤湿

夏季多雨,加上不讲究饮食,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冷饮,或者大汗后用冷水洗澡,容易导致人体伤湿,而出现头昏困乏、身重无力、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等症状。因此,夏天要注意防雨防湿,不要暴饮暴食生冷食物,不可久居湿地。

3、防受凉

夏季防受凉比防暑更重要。进入夏季后,人体的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高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受凉寒邪易趁机入侵,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且寒邪是渐进累积的过程,很多在夏季反复发作的咳嗽、过敏性疾病也多因寒邪昕致。目前电风扇、空调等是夏天室内主要降温器具,所以注意不要过多使用,入睡后更不要使用。还应避免在露天、过道有穿堂风处卧睡,以免受凉;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温度较高,人体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觉时开电风扇或者空调直吹人体,易于造成毛孔闭塞,汗液排泄不畅,风寒之邪与湿邪结合,可导致全身酸痛、湿疹、皮炎、头痛、发热等症状,故睡眠时不宜用电扇和空调直吹。

4、防疫病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适宜细菌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生长。一旦食入被污染以及变质的食物,容易发生痢疾、食物中毒等。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出门回家勤洗手,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中伏吃什么养生

1、绿豆

夏季三伏天高温,人易出汗,使机体因丢失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导致内环境紊乱,而绿豆中含有丰富无机盐、维生素。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效果。

2、莲子

入伏后多吃莲子可祛火,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食用。但腹胀者,最好少吃。

3、马铃薯

马铃薯含有维生素C,而且发热量高。“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马铃薯含有的矿物质和营养元素能作用于人体,改善精神状态。

4、鸡鸭

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又是人体消耗最多的阶段,有些人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出现疰夏、苦夏症状,所以,老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因此,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故三伏天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之一。

5、喝茶

夏季喝茶不但可以驱暑消夏,还有很多保健效果。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不但有解除油腻,帮助消化,减肥作用,而且还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山药

山药学名蓣薯,其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那就是薯蓣皂,被称为是天然的DHEA(又名青春素),其中含有各种荷尔蒙基本物质,有荷尔蒙之母的称谓,它能促进内分泌荷尔蒙的合成作用,能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提升肌肤的保湿功能,并对改善体质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夏季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

7、吃面

二伏吃什么面?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入伏吃什么食物最好 初伏吃什么好排湿气 起伏吃什么
入伏后,一年中最热的魔鬼时间正式拉开序幕。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暑湿之毒最凶,但也是养生避病的好时机。入伏后最主要从饮食方面注意养生,可以一整年少生病;如果不注意,则会对健康造成伤害。那么入伏吃什么食物最好?入伏吃什么好排湿气呢?下面这篇文章会为大家解答。
末伏如何防暑防晒 末伏防暑注意哪些事项
末伏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阶段,天气依然炎热,防暑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末伏如何防暑防晒?末伏防暑注意哪些事项?末伏期间防暑防晒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保持水分充足、穿着合适的衣物、改善室内环境以及使用防晒用品等,下面为大家进一步介绍。
末伏如何进行艾灸 末伏做艾灸的好处
艾灸是养生保健的中医疗法,三伏天艾灸有着冬病夏治的说法。艾灸能促进血液循、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损耗阳气和最需要补阳的季节。这个时候人比较容易生病,机体能量消耗大,加之食欲不振,导致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你平时是否有艾灸的习惯呢,你知道末伏如何进行艾灸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三伏天是几月几日_习俗_吃什么最好 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
三伏天是一般是小暑和处暑之间,也就是阳历7~8月中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一般长达30~40天。在民间,对于三伏天有很多种说法,也是很多人养生的时候。因为在这个传统节气,人体容易受到高温和湿热的影响,导致一些不适症状。我们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缓解不适,保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三伏天在民间还是保留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那么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呢?三伏天有哪些习俗?三伏天吃什么食物?
三伏天 夏季健康养生 ★★★
1170 9
出伏有什么谚语 关于出伏的诗句 描写出伏的唯美古诗词
炎热的三伏天在出伏的时候迎来落幕,出伏预示着三伏天的结束,炎热的天气已不在,真正迎来秋高气爽的秋天。古人们关于出伏的感受颇多,于是留下了许多朗朗上口的古诗句和谚语,这不仅是他们对于出伏天的感受,更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那么你知道出伏有什么谚语吗,关于出伏的古诗又有哪些呢?让我们看看下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