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应该吃什么食物 寒食节吃什么养生最好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长河纵览 上传提供 2024-04-02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寒食节是春季的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在这一天,有禁烟禁火、祭拜祖先、插柳踏青等习俗,所以这一天,民间会准备很多冷食,最常见的就是青团,寒食粥之类的食物。那么寒食节的青团怎么做?寒食节吃什么养生最好呢?让我们看看下文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吧。

寒食节应该吃什么食物

1、青团

青团是南方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用雀麦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青团色如碧玉,糯韧绵软,食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2、寒食粥

寒食节期间,百姓家家禁烟火,需备大麦粥等冷食,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寒食粥品类繁多,较常食用的有杨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乾粥、大麦粥等。

3、寒食面

寒食节不宜烹炒,于是大家便将面条拌成凉面,又称寒食面。寒食面的面条多为荞麦面,荞麦面中的营养比白面丰富,口感也更滑嫩,做法简单,很受大家的喜爱。

4、撒子

为纪念介子推,古时候人们在寒食节这天都不生火做饭,会提前做好寒食。比起难以下咽的馒头,油炸的馓子香酥可口,能填饱肚子,口感可甜可咸,更受大家的欢迎。慢慢地,馓子也就成为寒食节的风俗食物,南北方都有寒食吃馓子的习俗。

5、艾粄

艾粄和青团有些相似,它们都是将艾叶等植物的汁液与糯米粉等和面,填入馅料,清蒸而成。但艾粄中的馅料变化多端,可甜可咸,形状也不局限于团子状。人们会将艾粄压扁成片,或者做成跟饺子一样的形状。

寒食节吃什么养生最好

1、寒食粥

寒食粥最常见的是用桃花、大麦仁、杏仁搭配大米、红糖来煮,桃花有利水消肿,美容养颜的作用,用桃花来做这道粥,清甜滋润,既能滋补身体,又能开胃消食,还能排毒养颜,特别符合春季食养:省酸增甘、不宜油腻的原则,家里的老人、小孩、女性体弱者都可以食用,喝桃花粥可以健脾益气、滋养五脏、改善睡眠,润肠排毒。

2、寒食饭

寒食饭会用榆钱来做,圆圆的榆钱因为与余钱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它的形状也长得跟铜钱一样,所以特别受人欢迎。榆钱中含有大量水分、烟酸、维生素、抗坏血酸及无机盐等,其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具有健脾益胃,清热安神,杀虫消肿等功效。

3、寒食面

寒食面一般用荞麦面来做,荞麦生长在高寒地区,用荞麦做出来的荞麦面,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深受大众的欢迎。荞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

4、寒食饼

寒食饼用韭菜来做,春季的头茬韭菜是最鲜嫩的,韭菜不仅有“久财”的寓意,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对于女性来说,吃韭菜还可以促进排便,防治便秘,可以起到排毒祛斑、减肥瘦身的作用。

5、寒食菜

寒食菜都会用生菜来做,生菜与“生财”谐音,有生财有道的寓意。寒食节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各种蔬菜都抽出新芽,鲜嫩无比,此时的生菜也一样,富含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营养非常丰富。

寒食节的青团怎么做

1、材料准备

糯米粉500克,艾草泥450-460克,白砂糖80克,澄面150克,100度开水250克,玉米油25克。

2、制作步骤

(1)将新鲜艾叶洗干净,水开加入一勺小苏打放艾叶,煮2分钟捞出过冷水挤干水分备用。

(2)把150克艾草加300克水用料理机打成艾草泥。

(3)开水倒入澄面里进行烫面,搅拌成半透明的面团。

(4)糯米粉、艾草泥、白砂糖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

(5)在面团中加入玉米油,揉至细腻的面团即可。

(6)水开中火上锅蒸9-10分钟,蒸好的青团刷上玉米油。

(7)放至微温用保鲜膜包裹好,可放三天也不怕硬。

3、青团馅制作方法

(1)紫薯流心馅:①紫薯蒸熟,碾碎加入炼乳,搅拌均匀;②取30克紫薯包入芝士即可。

(2)咸蛋黄肉松馅:①咸蛋黄喷白酒,上下火180℃,烤10分钟;②捣碎,加入肉松、沙拉酱,拌匀。

(3)爆浆鲜奶馅:①淡奶油 牛奶,加热至40℃;②加砂糖、玉米淀粉,搅拌至粘稠,挤入模具冷冻1小时。

(4)抹茶蜜豆馅:①淀粉 砂糖 抹茶粉混合,再加牛奶 淡奶油混匀;②分次加入混合的牛奶与淡奶油,小火加热粘稠;③混合蜜豆,搅拌均匀,冷藏即可。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寒食节如何祭祀祖先 寒食节祭祖需要什么东西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以禁烟火、只吃冷食等方式庆祝,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晋国。寒食节融合了丰富多样的风俗活动,包括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那么寒食节如何祭祀祖先呢?寒食节祭祖需要什么东西?让我们阅读下文进行了解。
惊蛰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气候特点 惊蛰三候是指什么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那么惊蛰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下面一起来看看惊蛰含义、惊蛰的气候特点、惊蛰三候寓指什么吧!
惊蛰 春季
467 30
寒食节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寒食节忌讳做什么活动
“乌鸟乱啼人未远,流世都堪几度悲”,每年的清明前1~2天,是一个很容易和清明混淆的节日——寒食,也被叫做“冷节”、“百五节”。那么寒食节忌讳做什么活动?寒食节应该注意什么事项呢?下文为大家介绍了寒食节的禁忌和可以做的事情,一起了解下吧。
寒食节应该吃什么食物 寒食节吃什么养生最好
寒食节是春季的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在这一天,有禁烟禁火、祭拜祖先、插柳踏青等习俗,所以这一天,民间会准备很多冷食,最常见的就是青团,寒食粥之类的食物。那么寒食节的青团怎么做?寒食节吃什么养生最好呢?让我们看看下文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吧。
寒食节的由来故事 寒食节的价值与意义 寒食节是什么时间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日。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寒食节的由来故事、寒食节的价值与意义等内容,让我们阅读下文进行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