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什么引起的
1、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定义
CML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Ph染色体(t(9;22)易位)和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占成人白血病的15%,年发病率约2例/10万,我国占慢性白血病的70%,多见于45-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比例1.4:1)。
2、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病因
①染色体异常(核心病因)
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95%以上CML患者存在t(9;22)(q34;q11)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编码异常酪氨酸激酶蛋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其他染色体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伴随额外染色体(如+8)或缺失,进一步影响细胞分化。
②环境因素
电离辐射:强直性脊椎炎放疗患者、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等CML发病率显著升高。
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如橡胶工业)可增加风险。
③遗传与免疫因素
基因易感性:HLA-CW3/CW4等基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家族聚集性罕见,提示为获得性疾病。
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间接诱发CML。
3、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期(占95%初诊病例)乏力、盗汗、低热、脾肿大(左上腹坠胀)、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无症状,通过体检发现白细胞升高或脾大;加速期脾脏迅速增大、骨痛、贫血加重;急变期类似急性白血病,表现为高热、严重感染、出血等。
慢性髓性白血病能活多久
1、核心治疗:靶向药物(TKI)
第一代TKI:伊马替尼是标准一线药物,5年生存率超过85%。
第二代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用于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患者,可提高分子缓解率。
第三代TKI:普纳替尼针对T315I突变等难治性病例。
2、根治性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症:年轻高危患者、TKI治疗失败或进展至急变期。
疗效:异基因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50%-80%。
3、辅助治疗
紧急降白细胞:羟基脲、白细胞单采术用于高白细胞淤滞症。
干扰素:适用于不适合TKI的患者,但副作用明显(如流感样症状)。
放疗:缓解脾肿大或局部疼痛(如脾区照射)。
4、支持治疗
成分输血:纠正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抗感染/水化:预防高白细胞血症导致的感染或肿瘤溶解综合征。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