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室内温度多少为宜
室内温度22至26摄氏度比较适合宝宝,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所以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因此,保证适宜的温度对宝宝至关重要。
如果室内温度较高,就会影响到婴儿体内的热量散发,进而导致宝宝体温过高的现象。若室内温度较低,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宝宝的体温可能会随环境降低,导致宝宝出现低体温的发生,新生儿可以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等情况。所以室内温度22至26摄氏度比较适合宝宝。
除了适宜的环境温度,还应当根据室温适当的增减衣物,如室温恒定的情况下,宝宝赤身裸体,往往也可以发生寒冷损伤,因此建议家长可以适当调节气温及适当增减衣物,帮助宝宝生活得更舒适。
二、宝宝室内湿度多少正常
婴儿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这一湿度范围有诸多科学依据支持,从生理角度看,适宜的湿度有助于婴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利于黏液纤毛运动,能更好地抵御病菌入侵,同时也能让婴儿的皮肤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皮肤过于干燥皲裂等。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当室内湿度处于50%-60%时,婴儿呼吸系统的功能能较好维持,减少因干燥空气对呼吸道产生刺激而引发咳嗽等不适的概率。
若室内湿度低于50%,空气过于干燥,婴儿呼吸道黏膜会变得干燥,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受限,容易导致婴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同时婴儿皮肤也会因水分流失过快而变得干燥、粗糙,可能出现起皮等情况。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来增加室内湿度。
当室内湿度高于60%时,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等微生物,婴儿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增加患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比如诱发哮喘等。而且过高的湿度会让婴儿感觉闷热,影响睡眠质量等。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或者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
三、新生儿居室应注意什么
1、保持适宜温湿度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居室温度应保持在22-26℃,湿度在50%-60%。可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调节,避免宝宝因温度不适而出现着凉或发热等情况。
2、保证空气流通
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可将宝宝移至其他温暖房间,避免其直接吹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病毒滋生。
3、注意光线适宜
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强光直射宝宝眼睛,可使用窗帘调节光线。白天可让宝宝适当接受柔和自然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保护眼睛。
4、做好清洁卫生
定期打扫房间,擦拭家具、地面等,保持环境整洁。宝宝的衣物、床单、被褥等要勤换洗,防止细菌感染。
5、避免噪音干扰
新生儿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和睡眠,应避免大声喧哗、吵闹以及高分贝声音刺激,如电视、音响等音量要调小,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和神经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