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睡困难
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常伴随思绪纷扰或焦虑感。
2、睡眠浅且易醒
夜间频繁觉醒,睡眠片段化,多梦或感觉未进入深度睡眠。
3、早醒
比预期起床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
4、睡眠质量差
即使睡眠时长足够,仍感到疲惫,如同未休息。
5、日间功能障碍
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易烦躁或焦虑。

心与脾是血液生成与运行的重要脏腑,心脾亏虚,血液不能滋养心神,就会出现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等症状。
肾阴亏虚无法制约心火,会导致心火旺盛、扰乱心神,出现心烦失眠、心悸等症状。
心气虚会导致心神不安,胆气虚则容易惊恐,所以心胆气虚的人会有心烦、多梦、易惊醒等症状,可导致不寐。
情志不畅会导致肝郁气滞,肝郁日久化火、上扰心神,可导致不寐。
常见于饮食不节等情况,会导致脾不运化,积滞而聚湿生痰,久而化热,会导致痰热上扰、胃气失和,从而引发不寐。
1、饮食调理
清心火食物:莲子、百合、绿豆汤可清心除烦,缓解心火亢盛型失眠。
滋阴安神:酸枣仁煮粥或泡茶,适合阴虚火旺导致的夜寐不安。
健脾祛湿:荷叶扁豆薏米粥可化解夏季湿热,改善“胃不和则卧不安”。
2、中药调理
心火旺:黄连阿胶汤清热滋阴。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疏肝泻火。
气血不足:归脾汤补益心脾。
3、外治疗法
穴位按摩:睡前按揉神门穴(手腕)、涌泉穴(足底)各3分钟,宁心安神。
针灸:针刺百会、安眠穴调节气血,需专业医师操作。
药枕/足浴:荷叶、菊花填充药枕,或夏枯草煮水泡脚助眠。
1、规律作息
固定就寝时间(建议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打乱生物钟,午休≤30分钟,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
2、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20-22℃,湿度50%-60%,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透气床品,避免噪音(如加装隔音窗或使用白噪音机)。
3、清淡饮食
晚餐宜清淡,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避免辛辣、高脂食物加重消化负担,适量摄入助眠食物:温牛奶(含色氨酸)、燕麦粥、樱桃汁(含褪黑素)。
4、心理与行为调节
放松训练:睡前练习“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或冥想15分钟,缓解焦虑,写日记或轻度阅读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思考。
减少蓝光暴露: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蓝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
5、适度运动
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但避免睡前2小时剧烈运动。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