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的药用价值 水蓼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生活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水蓼是一种生长在海拔50-3500米的河滩、水沟边、山谷湿地的草本植物,具辛辣味,在古代为常用来做调味剂,后来人们发现水蓼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可消肿解毒、利尿、止痢,因此被广泛种植,水蓼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水蓼的药用价值

水蓼可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用于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

水蓼的用法用量

1、治痢疾,肠炎:水辣蓼全草60g,水煎服,连服3天。

2、治小儿疳积:水辣蓼全草15-18g,麦芽12g,水煎,早晚饭前2次分服,连服数日。

3、治风湿疼痛:水蓼15g,威灵仙9g,桂枝6g,煎服。

4、治蛇头疔:鲜水蓼、芋叶柄各20g,捣烂加热敷患处。

5、治咽喉肿痛:鲜辣蓼花序1把,捣烂取汁,兑白糖服,每次服60g。

水蓼的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

水蓼叶用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及痔疮出血,以及其他内出血,其作用与麦角相似,但较弱,所不同者本剂还有镇痛作用。水蓼中所含的甙能加速血液凝固。

2、降压作用

所含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能降低小肠及子宫平滑肌的张力。

3、抑菌作用

叶、茎中含鞣质,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4、刺激作用

水蓼所含挥发油具辛辣味,有刺激性,敷于皮肤可使之发炎。

5、抗生作用

水蓼根乙醇提取物对雌性大鼠、小鼠有抗生育作用。

水蓼的临床应用

1、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

用鲜全草加工成千浸膏粉,装胶囊,每粒含量0.25克。成人0.5~0.75克,日服4次,小孩依年龄酌减。重症可用干草2~3两(鲜草加倍),煎分2次服,每日4次,总量4~6两,直至症状消失盾再服1剂。治疗菌痢、肠炎有效率约95%,疗程1~3天。

2、治疗子宫出血

采用水蓼开花时的地上部分,切碎,取1公斤,置玻璃容器内,以30%酒精2000毫升浸没,常温静置48小时(每天搅拌3次),然后过滤,得滤液约2000毫升,密闭贮存。每服20毫升,2小时1次。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漏芦用量和副作用
漏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中药漏芦别名又叫做狼头花、野兰、鬼油麻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漏芦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将其煎煮或泡水后饮用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疏通经络的作用,漏芦根还适合产后妇女使用,能够起到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不过在使用漏芦的时候,若不注意用量用法,副作用也是有很多的。漏芦下奶副作用是什么?漏芦怎么吃下奶?和Maigoo网编来了解下吧!
土党参和党参的区别 中药土羊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土党参药材根呈圆柱形,少分枝,扭曲不直,长10~25㎝,直径0.5~1.5㎝。顶部有密集的点状茎痕。表面灰黄色,全体具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可见明显的形成层。木质部黄色,木化程度较强,气微,味淡而微甜。以干燥,表面淡黄色有明显纵纹,质柔韧,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黄色,木部白色者为佳。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的副作用及禁忌
银柴胡是一味中药材,源自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部,中药银柴胡别名又叫做银胡、山菜根、牛肚根等。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可是有很多的,它们源自不同的植物,在生长环境、产地分布、功效作用上都有着显著差异。银柴胡主要用于请热退烧,而柴胡则是一味解表药。银柴胡鉴别方法是什么?银柴胡怎么服用?和Maigoo编辑往下看下去吧!
五指毛桃和五指毛桃根哪个好 一指毛桃_三指毛桃_五指毛桃_七指毛桃的区别
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是五指毛桃的来源,不同的部位效和用途相似,也各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功效,具体选择哪个部位使用应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来决定。一指毛桃、三指毛桃、五指毛桃和七指毛桃都是中药材,它们在植物形态、药性、功效和用法上有所不同在使用这些中药材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一起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台乌药有毒吗 中药土木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台乌药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