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花茶法是什么 点花茶法是谁发明的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生活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古代饮茶的方法有很多,点花茶法出现于明代,即以花拌茶,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点花茶法是谁发明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点花茶法是谁发明的

点花茶的历史很久远,据说创始人是元末高士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据《云林遗事》记载,倪云林首创“莲花茶”,后来顾元庆删校《茶谱》,则完整保留了相关内容。

顾元庆《茶谱》的“诸花茶法”条有详细记载:“莲花茶: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次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

点花茶法是什么

点花茶法是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

点花茶法的正确步骤

1、备器

点花茶法所用茶器以简约为好,主要用器包括点香杯,茶瓯(或盖瓯、玻璃杯、紫砂壶等),公道杯、茶盏数只,其他用器如常。

2、煎水

水以山泉水为首选,自来水也可用,但需贮放一昼夜。煎水以纯熟最为适用,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三沸水”。

3、备茶

首先要准备上好茉莉花茶一听,“本茶”一听,并准备纳茶纸和茶匙。

4、投茶

分别将本茶、花茶投入茶瓯、点香杯中。投茶量是这样的:以绿茶为例,如果投本茶4克,花茶2克足矣。

5、洗茶

由于“点花茶”法所用本茶皆为较陈的茶叶,所以要先行洗茶。花茶也要洗一遍,但过汤要快,以3秒为佳。

6、点花茶

这是点花茶法的关键步骤,用沸水直接冲入点香杯后,约10秒,即可出汤,过滤入公道杯中待用。

7、烹茶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直接冲入茶瓯(或盖瓯、玻璃杯、紫砂壶等)即可,约半分钟后,开汤。点香杯中的花茶一般可冲瀹两次,如果还要继续冲瀹,需要更换一道花茶。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适合秋天喝的茶叶好店推荐,养生茶饮,去火降燥!
秋天到了,气温逐渐降低,正是喝茶的好时光。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养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抵御寒冷和气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那秋天喝什么养生茶呢?首先,菊花茶是秋季的经典选择,被誉为“秋之花”,有着清热解毒、明目养肝的功效。其次,枸杞茶也是秋天的佳选,具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另外茉莉花茶、普洱茶、罗汉果茶和乌龙茶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营养成分的茶类也比较适合秋天饮用,接下来,让maigoo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适合秋天喝的茶叶好店,养生茶饮,去火降燥!
菊花茶的种类有哪些 怎样挑选菊花茶
菊花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茶类饮品,很多人经常会喝菊花茶。古籍记载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接下来本文将简单介绍菊花茶的种类有哪些以及怎样挑选菊花茶
【花茶的种类】中国花茶的种类大全 6种常见花茶介绍
花茶气味芬香并具有养生疗效。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花茶作为一种再加工茶,根据其所使用的花类不同,有很多种类,本文为你介绍了6种常见的花茶及其健康保健功效。
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花茶的搭配有哪些
花茶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为我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类。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花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荷叶、甜菊叶。饮用其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无花果、柠檬、山楂、罗汉果、有花果。其气味芬香并具有养生疗效。养生花茶的搭配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杜仲茶】杜仲茶的作用与功效 杜仲茶怎么喝 喝杜仲茶的注意事项
杜仲茶是植物杜仲的叶为原料,经传统茶叶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饮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保健价值极高,无任何副作用,饮用方便。杜仲茶具有 护肝补肾、降压降脂、增强免疫、通便利尿、安神养眠等作用。下面和小编了解一下杜仲茶的具体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