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米糟是哪里的习俗 米糟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吃吃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米糟是酿造米酒所剩的“酒酿”,由于它的酿造缺少过滤和煎酒的过程,所以米糟喝起来香甜柔和,不同于普通黄酒的口感。南方在大暑这天把发酵好的米槽切成块,加入红糖煮食,据说有大补元气,滋养身体,有补气益血之功效,因此十分受到百姓的欢迎。那么大暑吃米槽最早是哪里的民俗?米槽又应该怎么制作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暑吃米糟是哪里的习俗

大暑吃米槽最早来源于福建莆田。

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槽的习俗,俗称“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和白米曲混合在一起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这天,把它切成小块,加入红糖煮食,有滋补身体、补气益血之功效。正因大暑吃米槽不仅能够消暑降温,还有益于身体健康,这种说法和习俗便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如今,大暑喝米槽早已不仅仅是福建莆田的专属,全国各地也慢慢开始兴起这种‘潮流’。

二、米糟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米槽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发酵,以下是米槽的具体做法。

1、选粒大而均匀的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淹没浸泡(大糯米夏季泡1个小时,冬季泡2个小时,小糯米适当缩短时间)。泡好后捞出沥干水分。

2、在蒸格内铺一层纱布,放置蒸锅上,待水开锅内上气之后,将糯米均匀松散地舀入,加盖用旺火蒸1小时30分钟。

3、糯米蒸透后,倒在铺好纱布的大洗菜蓝中摊开,用清水从糯米上淋下过滤,使淋散沥冷的糯米温度保持在30℃-32℃。

4、将蒸熟的糯米舀入大容器中,把酒曲(用量参照其说明,一般1公斤糯米用2克,冬季稍多放一些)碾成细粉,顺着一个方向用手均匀地加入。

5、将米捧入微波炉用的大玻璃碗中抹平,于中心处挖1个园洞(深宽各约3厘米)。盖上碗盖,外面用保温材料裹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6、发酵时间夏季一般24小时,冬季48小时,春秋季36小时,当涝糟在容器中浮起,可以转动,涝糟中心园洞内完全装满汁水即成。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大暑的特点有哪些 大暑的风俗有什么
大暑时节是炎热夏季的节气,也是时下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进入大暑意味着最热的时候来了,有人问,大暑的特点有哪些,大暑除了高温酷热,还有雷暴、台风天气频繁的特点。大家要注意开窗通风,预防中暑,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大暑的风俗有什么呢?大暑也是我们民间送瘟神、送“大暑船”的时候。
大暑 夏季
128 1
处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处暑注意些什么
处暑和大暑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但是含义和气候特点却有很大的差别。从含义上来讲,大暑有“大热”之意,而处暑则有炎热终止的意思,如此来看肯定是大暑比处暑热。那么,从气候上来看,处暑和大暑哪个更热呢?下文是关于处暑和大暑的区别介绍,一起看看吧。
大暑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大暑节气有什么活动
大暑节气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在这个节气里,人们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应对酷暑、祈求平安、庆祝丰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适应,以及寻求健康、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愿望。那么大暑的民俗活动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暑为什么要吃姜汁调蛋 姜汁调蛋怎么做好吃
相信大家一定或多或少都听过这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为什么要吃姜呢?生姜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解表发汗、温肺、止咳止呕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加速肠道蠕动,夏天吃可以防止中暑。于是,智慧的中国人发明出了一种美食,把生姜和鸭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一道名菜——姜汁调蛋。你知道姜汁调蛋的具体做法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大暑如何消暑 大暑消暑方法
进入大暑,马上就要开始蒸桑拿模式,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很多人都不愿出门,就想躲在空调房里吹空调,但是空调吹久了也会有空调病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健康地生活下去,消暑的方式并不仅仅只有空调房能够带给你。下面这些大暑消暑方法,可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