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含义 处暑的气候特点 处暑的景物特点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长河纵览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么每个季节的气候变化都不一样。在气候变化多端的秋季里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样六个节气,其中处暑是气候变化最明显的一个节气,它不仅代表着暑热天气的结束,更代表着秋天的正式开始。那么你知道处暑的气候特征有什么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处暑的含义

1、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2、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雷暴活动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的气候特点

1、气温下降

“处”是躲藏的意思。处暑一过,炎热的夏天日渐消失,高温天数明显减少,但也有些年份仍会很热。同时,8月份在西太平洋的台风很活跃,要严防台风灾害,外出要多听天气预报。

2、秋老虎

处暑节气时已经出三伏了,但是人往往会在处暑节气时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到了秋天的“秋老虎”天气。

3、雷暴天气

处暑节气时常有雷暴天气,不过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此区域地区的人群出门前要看好天气预报,预防淋雨。

处暑的景物特点

1、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2、“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时节,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盛夏渐行渐远,秋意愈来愈浓。妩媚的秋色在天地万物间如水墨画般一点一滴地铺陈弥漫开来,秋日的大美景色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现。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处暑养生吃什么?这些食物给你滋润最后一夏!
处暑已过,应防“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那么,处暑吃什么水果好呢?一般来说,处暑之后,天气渐凉,可以吃些杨桃、菠萝蜜、苹果、李子等。此外,还可以多吃些莲藕、山药、棱角、红薯等。下面就一起来看下处暑养生关于吃的那些事儿吧。
秋季 水果
568 43
处暑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处暑的10个民间风俗盘点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一词由来已久,在《国语》中就已出现,且明确指气温变化。“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处暑节气习俗吗?本文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处暑的10个民间风俗,如祭祖迎秋、处暑食鸭、煎药茶、放河灯、开渔节、处暑秋游等,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节气的温度是多少 处暑如何养生
立秋之后很快就是处暑节气,炎热的酷暑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消退,虽然暑气呈退减趋势,但是热气还是不可小觑,有些地方的气温还是很高的,所以还是要注意防暑防晒。那么处暑节气的温度是多少呢?处暑可以怎么养生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处暑的物候 处暑节气的寓意 处暑吃什么食物最好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这个节气正是丰收的时候,有着独特的物候特征。处暑时节,人们对吃的也有讲究,主打一个养生滋润。那么你知道处暑的物候特征有哪些吗,处暑吃什么食物最好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文吧。
描写处暑的古诗句 形容处暑的优美句子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秋风开始送爽的孟秋气候特征,描写了处暑时节太阳向南偏移使日照强度减弱,恰逢农民们在收割水稻的一片繁忙景象。古代诗人们留下了许多描写处暑的古诗句,关于处暑的谚语也是数不胜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处暑的古诗词和谚语短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