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长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0 0
民间长诗又称长篇叙事诗或故事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一般认为,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叙事作品,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也有少量第一人称叙事,具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据此,本文将从叙事、抒情、人物塑造等方面来分析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点。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溯源

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代表作品:1.先秦时期的雏形阶段

先秦时期的一些诗篇,如《诗经》中的《谷风》、《静女》、《氓》等已有简单情节的叙述,但格调仍以抒情为主,它们可说是叙事诗的雏形。

2.汉代以后趋向成熟的时期

汉乐府时期流传下来的叙事诗,如《妇病行》、《东门行》、《十五从军征》、《孤儿行》、《陌上桑》等,已初具叙事诗的规模,并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是叙事诗趋于成熟的时期,其标志是产生于建安年间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其后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歌唱形式的叙事诗出现或流传下来的较少,而说唱形式的叙事诗成绩较多,如唐代民间小赋《燕子赋》、《韩朋赋》,宋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

3.明清至现在的繁荣时期

明清以来,各民族的叙事诗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汉族有湖北地区的《崇阳双合莲》、《钟九闹漕》和“四游八传”等。所谓“四游”,指《东游记》、《南游记》、《西游记》、《北游记》,分别讲唱王母、观音、唐僧和真武到远方取经的故事;所谓“八传”,指《黑暗传》、《封神传》、《双凤奇缘传》、《火龙传》、《说唐传》、《飞龙传》、《精忠传》和《英烈传》。其中曾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轰动的《黑暗传》长达5000余行,分为开场歌、歌头、天地玄黄、黑暗混沌、日月合明、人祖创世等几部分,以盘古开天辟地、结束黑暗混沌为主要内容,融合了汉族古代关于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等的神话故事。该长诗流传于鄂西南神农架一带,是该地区民众在打“丧鼓”时所唱,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局干部胡崇峻搜集、整理,200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虽然它的内容与神话接近,但因为发现时间晚,一般认为形成时间也在后世,所以它不是严格意义的神话或史诗,而是民间叙事长诗,或可称为“汉民族广义神话史诗”。蒙古族有《嘎达梅林》等,傣族有《娥井与桑洛》、《召树屯》等,彝族有《阿诗玛》等。

分类

1.爱情婚姻叙事诗:通过爱情婚姻故事特别是悲剧故事的讲唱,反映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并通过主人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如意婚姻的追求,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古代著名的汉族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彝族的《阿诗玛》等。

2.社会斗争叙事诗:反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引发的斗争与反抗,如《钟九闹漕》写湖北崇阳县农民由抗粮到武装起义的过程,《嘎达梅林》讲述蒙古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汗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故事。

艺术特色

1.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形成时期晚于史诗,没有远古时期的生活内容,也没有庄严的风格和宏伟的篇幅。

2.一般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力于刻画人物形象。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04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非遗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民间文学项目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有很多民间文学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民间文学名单,包括传统刘三姐歌谣、吴歌、济公传说、西湖传说、观音传说、满族民间故事、盘古神话、谚语等。
中国十大民间文学非遗项目 中国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十大类,其中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民间寓言﹑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长篇叙事诗、说唱文学等。那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民间文学有哪些?本文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间文学,有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民间传说,有走马镇的民间故事、伍家沟的民间故事等民间故事,有盘古神话、女娲炼石补天、西王母神话等神话故事,有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还有童谣、谚语、歌谣、民间谜语等。接下来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中国非遗名录的十大民间文学。
【中国非遗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技艺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技艺,有很多民间传统技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技艺名单,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中国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春节、灯会、庙会、端午节、黄帝祭典、抬阁、农历二十四节气、茶艺·茶俗、三月三、婚俗,其中,端午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汉族传统婚俗、抬阁、庙会、灯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戏剧剧种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传统戏剧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中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五十多种。那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粤剧、皮影戏、木偶戏、藏戏,其中京剧、昆曲、粤剧、皮影戏、木偶戏、藏戏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那么,中国非遗传统美术有哪些?本文整理了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剪纸、中国刺绣、中国书法、年画、木雕、中国篆刻、灯彩、热贡艺术、泥塑、竹编,其中,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热贡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接下来就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这些中国著名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民间舞蹈类非遗项目
中国传统舞蹈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那么,中国著名传统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中国十大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秧歌、龙舞、狮舞、麒麟舞、灯舞、朝鲜族农乐舞、花鼓灯、傩舞、鼓舞、芦笙舞,其中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戏剧项目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戏剧名单,包括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皮影戏、梨园戏、秦腔、河北梆子、汉剧、评剧、越剧等。
【中国非遗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舞蹈项目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舞蹈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舞蹈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舞蹈名单,包括秧歌 、土家族摆手舞、铜鼓舞、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彝族三弦舞、龙舞、高跷等。
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 中国哪里的狮舞最有名 狮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舞狮有南北之分,分为南狮和北狮,那么,中国舞狮子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狮舞,包括广东醒狮、徐水舞狮、小相狮舞、天塔狮舞、青狮、沧县狮舞、藤县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黄沙狮子,其中,广东醒狮是南派狮舞代表,而徐水舞狮素有“北狮之宗”美誉,一起来看看狮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传统音乐项目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类型可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那么,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有哪些?买购小编整理中国十大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琴艺术、西安鼓乐、南音、花儿、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下面随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中国这些传统音乐类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中国十大传统医药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上榜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医药是与古代社会文化密切相连的医学实践,中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其中,中医药和藏医药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那么,中国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针灸、中医诊疗法、中医正骨疗法、藏医药、中医养生、中药炮制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传统中医药文化等,其中,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鼓舞非遗项目 鼓舞哪里最有名 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较为典型的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等,那么,中国哪个地方鼓舞最有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鼓舞非遗项目,包括安塞腰鼓、凤台花鼓灯、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翼城花鼓、洛川蹩鼓、朝鲜族长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傣族象脚鼓舞等,其中,兰州太平鼓和开封盘鼓被称为“中华三大鼓舞”,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传统技艺 中国上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0个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是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技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世界级非遗传统技艺,其中,中国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黎族传统染纺织绣技艺10个传统技艺上榜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涵括了民族体育与竞技、游艺及杂技表演、竞技表演多种形式,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有哪些?Maigoo编辑为你分享中国十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太极拳、中国武术、中国杂技、围棋、象棋、舞狮子、赛龙舟、中国摔跤、传统箭术、赛马,其中,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中国非遗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医药项目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医医药,有很多中医技术和医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医药的传统医药名单,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各少数民族中医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