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是怎样制作的 炙黄芪和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吃吃 上传提供 2024-03-08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炙黄芪和黄芪是一种东西吗?黄芪是一种补气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炙黄芪是黄芪的炮制加工品,将黄芪炒熟炙烤后即可得来。在通常情况下,炙黄芪比黄芪的药效会更强,其在功效和作用上也会发现一些变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炙黄芪是怎样制作的

炙黄芪的制作方法如下:

1、切制:将黄芪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水开后转小火,煮至黄芪片可以用手指轻松碾碎。将煮好的黄芪片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炒制:将洗净的黄芪片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闻到香味即可。

3、炙制:将炒好的黄芪片放入炙炉中,加入适量的蜂蜜,用小火慢慢炙烤,直到黄芪片变得黄色,闻到焦香味即可。

4、晾干:将炙好的黄芪片放入晾晒网或簸箕中,晾干水分即可。

炙黄芪和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区别


炙黄芪和生黄芪在功效与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炙黄芪主要是益气补中,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便血崩漏等症状。而生黄芪则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感冒、疮疡不溃、卫气不固和自汗等症状,还可用于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

此外,生黄芪具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临床中可以常与补血药配伍使用,如著名的当归补血汤,就是将黄芪与养血的当归按5:1的比例配伍使用,常用于血虚发热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然有“补药之长”的美誉,但并非人人适用。表实邪盛、气滞湿阻、内有积滞、阴虚阳盛、疮疡毒盛者应避免使用黄芪。同时,黄芪与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不可以和白萝卜同时食用,也不可以用来煲粥。

(注意: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黄芪酒一次喝多少合适 黄芪酒饮用注意事项
黄芪酒是以黄芪为主料制作的药膳,虽说这种药酒对人体有好处,但这是建立在适量食用的基础之上的。那么,黄芪酒一次喝多少合适?通常来说,每日饮用黄芪酒的次数不超过两次,且每次的量在10~20毫升之间是最合适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喝黄芪酒还要注意些什么吧。
黄芪 药酒
457 1
黄芪和党参的区别 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片
黄芪和党参是生活中的常见中药材,都是补气血的良药,不过它们并不能混为一谈,在植物来源、药味和药性、功效、外观形态及主治病症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除了直接入药,黄芪还可以泡水喝,切片后用沸水冲泡或搭配其他药物、食物一起冲泡,一般3-5片是比较合适的量,下面来跟着小编看看吧。
黄芪 党参
180 1
中药黄芪的作用与功效禁忌 黄芪泡水喝的副作用是什么
黄芪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来做菜、煲汤,还可以用来泡水喝,那么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哪些人不适合喝黄芪水?黄芪可以补气升阳、利湿利水;在中药中大多和其他的药物配伍作用,可以治疗疲乏、体虚头昏、无力体质虚弱等;黄芪可和食物配合,黄芪煨鸡汤就是有补益保健作用的食疗方法。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芪的作用与功效禁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药材 黄芪
1649 47
黄芪什么时候采挖 黄芪什么时候喝效果最好
黄芪又名绵芪,主要分为黒皮芪和白皮芪,在我国的主产地是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那么黄芪什么时候成熟呢?黄芪每年成熟两次,在10-11月和3-4月采挖得到的黄芪质量最好,药用价值最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抗菌的作用,来和小编看一看黄芪采挖时间吧。
黄芪茶可以天天喝吗 黄芪茶的功效与禁忌症
黄芪是一味常见中药材,除了入药,还可以泡水代茶饮,适量饮用能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抗衰老,那么黄芪泡水长期喝好吗?一般不建议天天喝黄芪茶,黄芪性偏甘温,长期饮用黄芪茶会导致火气旺盛,出现气滞气逆、胃部不适,还可能升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等,所以肝功能不全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不宜饮用,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