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十大风俗

白露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白露的10个民间风俗盘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69号 上传提供 2025-07-25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一词源远流长,在《诗经》里便已现身,且与物候特征紧密相连。“白”象征着纯净与明亮,“露”是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白露意味着昼夜温差加大,水汽在夜间遇冷凝结成露珠,附着在花草树木之上。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寒生露凝,清晨时分,常常能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天气由闷热向凉爽过渡,真正有了秋的凉意。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白露节气习俗吗?本文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白露的10个民间风俗,如收清露、饮白露茶、秋社、啜米酒、采集“十样白”、祭禹王等,一起来看看吧。
  • 01
    收清露 盘收清露白露节气的重要民间习俗
    综合指数:85.8
    02
    饮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甘醇满溢/花果香萦绕唇齿
    综合指数:84.5
    03
    秋社 始于汉代庆祝秋收的重要活动
    综合指数:82.6
    04
    啜米酒 农家自酿酒流行于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综合指数:81.3
    05
    采集“十样白” 养生滋补流行于江南地区
    综合指数:79.7
    06
    祭禹王 渔民最隆重的节日流行于江苏太湖沿岸一带
    综合指数:78.1
    07
    吃番薯 被誉为“长寿食品”
    综合指数:76.9
    08
    吃龙眼 秋燥时节滋养佳品
    综合指数:75.3
    09
    斗蟋蟀 民间游戏相传始于唐代
    综合指数:73.5
    10
    推燕车 山东省郯城县传统习俗
    综合指数:72.5

白露的十大传统习俗排行榜中榜,主要依据AI大数据算法整合国内各地白露时节的传统风俗活动,结合其历史传承度、民众参与度、地域广泛性、文化象征意义及与主题的契合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得分系统自动生成而成,更新截止至2025年7月17日。本网站只盘点相关名单,仅供娱乐参考!为我喜欢的投票>>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秋季习俗有哪些 了解这些风俗禁忌助你过个好秋天
立秋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秋季的开始,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很重视,于是在民间形成了各种秋季习俗。在北方,贴秋膘的习俗可以说是十分流行;我国台湾地区的人们则流行吃龙眼;而在浙江杭州,则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此外,立秋日前后也有不少禁忌。比如,不能在立秋这天在田间行走、不能行房、不能洗澡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秋季的风俗禁忌的详细介绍吧。
处暑的风俗有哪些 处暑有什么讲究说法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四个节气,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不知不觉,处暑节气即将来临,天气也会随之变凉。每个节日和节气都有各自的习俗风俗,那么大家知道处暑的风俗有哪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处暑时节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霜降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霜降的10个民间风俗盘点
霜降,又名严霜、霜刀、霜剑,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同时也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此时,秋风瑟瑟,枫叶流丹,山野间层林尽染,草木渐枯,大自然披上了斑斓而清冷的秋装,缓缓迈向寒冷的冬季。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霜降节气习俗吗?本文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霜降时节的10个民间风俗,如赏菊乐、秋猎、扫墓祭祖、吃柿子、霜降吃鸭、拔萝卜、吃牛肉等,一起来看看吧。
【立春】节气介绍_农事气候_养生饮食_打春诗词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此时的大地生气始发,万物复苏,也是百姓开始筹划一年农事的开始。立春的习俗大多与农事相关,有迎春、咬春、鞭春牛等祭祝祈年活动。本期专题从立春的含义、农事、习俗、养生、还有诗词各方面带大家了解立春,让我们一起进入四季新的轮回,感受万物消融的美好春光。
立春 二十四节气 ★★★
5350 221
【雨水】物候农事_节气风俗_养生饮食_诗词赏析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将至,万物萌动春已至。在和风细雨中,田野一篇早春景象,农民也在辛勤劳作。民间百姓家中在雨水节气这一日还有着接寿、回娘屋、拉保保、撞拜寄等习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雨水节气风俗、饮食、养生、诗词等知识,感受诗意的微雨时节。
二十四节气 传统文化 ★★★
5419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