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西非遗民间文学名录汇总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沿边沿海沿江,地理复杂,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非遗资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多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布洛陀、刘三姐歌谣、壮族嘹歌、密洛陀、壮族百鸟衣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2 布洛陀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田阳县文化馆
Ⅰ-23 刘三姐歌谣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
Ⅰ-82 壮族嘹歌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 平果县民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Ⅰ-117 密洛陀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147 壮族百鸟衣故事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 横县文化馆(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Ⅰ-165 仫佬族古歌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声明:以上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广西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刘三姐歌谣是壮族的民歌,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刘三姐歌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密洛陀》是流传于广西都安、巴马等地瑶族聚居区的神话古歌,融神话、创世、英雄为一体,描述了女神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壮烈业绩。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滋泉参与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通过多年的保护和推广,将巴马泉水女神《密洛陀》、祝著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5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申报的“密洛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中国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布洛陀产生与新石器时代和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的时期,因为有关布洛陀的传说很多和新石器有关,如布洛陀创造精致的石锄、石犁、石斧、石铲、石刀等。新石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穴居转为屋居,从靠打猎摘野果维持生活向稻作文化发展。在有关布洛陀的传说中,残留着不少这种影子,如布洛陀造屋、造桥、造稻种等。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壮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足以说明布洛陀所处的时代是父系氏族时代。2006年05月20日,布洛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壮族嘹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区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中心区域在平果市,其中比较集中分布在平果市的马头、果化、太平、耶圩、新安、海城、同老、旧城、坡造、四塘等乡镇的100多个行政村、1300多个自然屯。2008年6月7日,壮族嘹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百鸟衣”是流传于广西横县的壮族民间故事。故事的产生至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1955年,壮族著名作家韦其麟根据家乡(横县)一带流传的“百鸟衣”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在全国文学界引起较大的反响。2007年,民间故事“百鸟衣”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5年,壮族著名作家韦其麟(横县校椅镇文村人)根据当地流传的“百鸟衣”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这篇优秀叙事长诗的问世,使“百鸟衣”故事的传承进入空前的兴盛期。 【 详细>>】
仫佬族古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仫佬族古歌形成于元末明初,是仫佬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流传唱诵的民歌总称,是仫佬族民间文学的杰出代表。仫佬族古歌主要分布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们在节假日、圩日聚集歌坡对歌,也在传统的歌坛上传唱。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辽宁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辽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岫岩玉雕、朝鲜族花甲礼、北票民间故事、海城喇叭戏、满族刺绣、阜新玛瑙雕、辽宁鼓乐、谭振山民间故事、琥珀雕刻、千山寺庙音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MAIGOO小编还整理了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省 ★★★
1.8w+ 1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 ★★★
3.5w+ 15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maigoo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市 ★★★
3w+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