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刺是皂角刺吗 皂刺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壹壶聊养生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皂刺,又叫做皂角刺,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中药皂刺的作用有很多,适量使用皂角刺可以有效抗菌消炎、消肿排脓,还能起到降低高血脂、止痛等作用。此外,作为一味温热的中药材,皂角刺还具有疏通经络的出色功效。皂刺怎么吃效果好呢?我们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皂刺煮猪心,一起来看看怎么做吧!

一、皂刺是皂角刺吗

皂刺其实就是皂角刺。皂角刺的别称又叫皂刺、皂荚刺、天丁,是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主要作为中药药材使用。

二、皂刺的作用和功效

1、抗菌抗炎

抗菌抗炎是中药皂角刺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抑制和消灭人体内的多种细菌,起到降低细菌活性的作用。适量使用中药皂刺可以有效预防炎症的发生,对炎症所引起的不适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降脂止痛

中药皂角刺还能预防高血脂,能让过高的血脂尽快恢复正常。另外中药皂角刺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多种神经性疼痛都有明显缓解作用。

3、消肿排脓

皂刺是一种性质温热而且味道略咸的中药材,有消肿拔毒的重要功效,而且能加快人体内脓液排出,适量使用皂角刺可以有效缓解皮肤溃烂、肿痛等不适。

4、疏通经络

作为一味温热中药,使用皂角刺是可以加快人体血液循环的,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将皂角刺用白酒后浸泡再使用更是能缓解风湿骨痛不适。

三、皂刺的用量多少克

煎汤内服:3~10g;外用适量。

四、皂刺煮猪心的做法

食材调料:猪心、皂角刺、姜片、黄酒、胡椒粉、麻油、食用盐、味精等。

做法步骤:

第一步:猪心洗净切块,皂角刺洗净后插入猪心,然后放在砂锅底部。

第二步:往砂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没过猪心即可。

第三步:煮沸后,撇掉浮沫,放入姜片和黄酒,小火炖烂。

第四步:最后放精盐、味精、撒胡椒粉、浇麻油,调味后即可食用。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荜茇是什么植物 荜茇可以泡水喝吗
荜茇[bì bá],也叫荜拔、毕勃、荜菝,是一种攀援藤本植物,花期7~10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其果穗是传统中药材,那么荜茇怎么用?除了入药,荜茇还可以泡水喝,也可煮汤,味道辛辣,有着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但具体用法用量要遵从医嘱,一起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河南南阳盛产8种地道中药材 南阳质量好的八大宛药是什么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是三面环山,南面开囗的盆地,也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地形的立体性和气候的过渡性,使南阳成为南北动植物兼有的天然药库。那么,南阳道地中药材有哪些?南阳八大宛药有山茱萸、辛夷、桐桔梗、裕丹参、半夏、唐栀子、杜仲、天麻。下面,和MAIGOO网编来看详细的八大宛药相关知识吧!
中药材种类 植物药材 ★★★
6548 6
竹黄是什么东西 中药竹三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竹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它的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巴豆霜是什么药 中药巴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巴豆霜,中药名,性味热,辛,归胃、大肠经,大毒,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我国各地均产。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具有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之功效。常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外治痈肿脓成不溃,疥癣恶疮,疣痣。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巴豆霜,且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中华水韭是什么植物 中药华水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华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地生蕨类,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孢子囊椭圆形,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孢子期5月下旬至10月末,因其形状像韭菜而得名,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等地,可做药用,还可做绿肥和饲料,用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