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桂是什么 油桂和肉桂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吃吃 上传提供 2024-03-22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油桂是从生长期较长的肉桂树上剥下的皮,这种皮含油量高,因此被叫做油桂。肉桂也叫桂皮,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那么,油桂和肉桂有什么不一样呢?和肉桂相比,油桂的含油量更高,药用价值也更高,还可以用于治疗脾肾虚弱和女性生产后的血瘀。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油桂是什么

油桂,是从生长期较长的肉桂树上剥下的皮,含油量较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等功效,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油桂和肉桂有什么区别


1、它们的来源不同。油桂是从生长期较长的肉桂树上剥下来的皮,含油量较高,因此也被称为桂皮油或肉桂油。而肉桂则是肉桂树的干燥树皮,通常在秋季采收,阴干后使用。

2、它们的外观和质地也有所不同。油桂外观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纵向的裂纹和灰白色的皮孔。而肉桂则呈槽状或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纵向的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3、它们的功效和用途也存在差异。油桂主要用于提取肉桂油,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而肉桂则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宫冷、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状。

(注意: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头发为什么叫血余 中药血余炭外用的功效及禁忌
血余为人科健康人之头发制成的炭化物,味苦、涩,性平,归肝、胃、肾经。将集到的头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净污垢后,再用清水洗净,捞出晒干。然后放置于煅锅内,上面再覆盖上同样大小的锅,两锅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封严,在上面锅底上贴上一张白纸,加热煅烧至白纸呈焦黄色,经冷却后取出即成。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乌黑光亮,表面有多数细孔,如海绵状,质轻,质脆易断,断面蜂窝状,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丹皮酚是什么药材 牡丹酚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丹皮酚,中成药名,由丹皮酚、丁香油组成,具有消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软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法夏是什么中药 黄法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法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扁球形,直径1—2厘米。叶单一或裂成3小叶,叶柄长10—25厘米;近基部内侧有珠芽,花茎高出于叶;长20—40厘米;佛焰苞长6—7厘米,绿色,上部呈紫红色;肉穗花序延伸的附属物鞭状,伸出佛焰苞外,长约10厘米;雌花位于肉穗花序的下部,贴生于佛焰苞上;雄花密集呈圆筒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6月。将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进行炮制可以得到一种中药,具有燥湿化痰、健脾益胃、安神养心等功效。
中华水韭是什么植物 中药华水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华水韭是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地生蕨类,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孢子囊椭圆形,具白色膜质盖,大孢子囊常生于外围叶片基的向轴面,小孢子囊生于内部叶片基部的向轴面;孢子期5月下旬至10月末,因其形状像韭菜而得名,分布于江苏南京、安徽休宁、浙江杭州等地,可做药用,还可做绿肥和饲料,用处很多。
阿魏是什么东西 中药细叶阿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阿魏,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药食两用植物,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采收,但以盛花期采收为佳,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面稍有孔隙;新鲜切面颜色较浅,放置后色渐深。脂膏状者黏稠,灰白色,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味辛辣,嚼之有灼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