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的配方及用法 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诗酒趁年华 上传提供 2025-07-17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大承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论》,包含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是中医“下法”的代表方,以泻代清,急下存阴,适用于实热内结的危急重症,那么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区别?小编了解到,它们的配方用药不同,因此功效主治也有差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对症下药。

一、大承气汤的出处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汪昂(清)·《汤头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二、大承气汤的配方及用法

1、药物组成

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

2、煎服方法

‌现代用法:水煎,先煮厚朴、枳实,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古代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3、加减化裁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三、大承气汤有什么功效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禁用人群:体虚者、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无实热积滞者。

慎用情况:年老体弱、肠结核、慢性肠炎患者需调整剂量或配伍。

中病即止:本方药力峻猛,一般服用1-2剂即可见效,不可久服,避免损伤正气。

四、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1、方剂组成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积实、芒硝;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积实。

2、功效作用

大承气汤: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满、燥、实、坚全俱具者可选用,称为“峻下剂”;

小承气汤:去芒硝,且枳、朴用量亦减,攻下之力较轻,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称为“轻下剂”。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三黄泻心汤的配方剂量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有什么功效
三黄泻心汤全称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出自《伤寒杂病论》,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形成“三焦同治”结构,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的作用,适用于实热型体质,但小编提醒,虚寒体质或脾胃虚弱者慎用,误用可能加重腹泻、腹痛。
大承气汤的配方及用法 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大承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出自《伤寒论》,包含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是中医“下法”的代表方,以泻代清,急下存阴,适用于实热内结的危急重症,那么大承气汤和小承气汤的区别?小编了解到,它们的配方用药不同,因此功效主治也有差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对症下药。
大黄跟麻黄是一样的吗 大黄和地黄的区别
大黄、麻黄和地黄都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黄”字,一不小心就会记混或用混,那么,这三者应该如何进行区分呢?首先,它们在来源上就不一样,大黄是蓼科植物,麻黄是裸子植物麻黄科,而地黄为玄参科植物。此外,大黄、麻黄和地黄在性状、功效和主治上也有所区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补血补气】补血补气吃什么最好 血气不足的症状
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止是女性,男性、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都需要补血补气。气血不足的原因有2个,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先天的我们无法改变,后天的可以补给。补血补气吃什么最好?血气不足的症状有哪些,怎么知道自己血气不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补血补气方法大全吧。
补血 乌鸡白凤丸 ★★★
1.4w+ 163
常用的养生保健中药有哪些?日常保健中药材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人日常生活中都会选择使用一些中药来防病治病,中药的使用方法也很简便,或泡茶、或煮粥、或煲汤、或冲服等等,最重要的是中药材对人体的副作用微乎其微,是一种很理想的健康养生的方法。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常用的养生保健中药有哪些!
药食/中药食材 中医 ★★★★
2.1w+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