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铁皮石斛应选择道地品种,如安徽霍山、浙江乐清、云南等核心产区的原生种。霍山米斛茎短粗、胶质饱满,被誉为“仙草之首”;浙江种茎节明显、纤维少;云南种因气候优势生长快,但需注意仿野生栽培。野生资源稀缺,maigoo小编建议选育的优质杂交种,如“雁荡山1号”等,需有明确的品种溯源。
优质铁皮石斛需在接近野生的环境中生长,如海拔500-1500米的山区,避开污染源。仿野生种植需依附岩石或树木,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多糖积累。大棚种植需控制农药化肥,采用有机管理。避免使用激素催生,自然生长3年以上者药效更佳,茎秆呈现黄绿或铁锈色。
高品质石斛鲜条折断后拉丝明显,咀嚼时黏牙感强,说明多糖和胶质含量高(多糖含量≥30%为佳)。干品(枫斗)热水冲泡后胶质溶出,汤水微黄透亮,冷却后呈果冻状。劣质品纤维多、嚼之干柴,或有酸涩味,可能为硫熏或掺杂其他石斛品种。
正品铁皮石斛干品有淡淡草木香,枫斗搓热后散发甜香,煮后微甘无酸腐味。鲜条应有清新青草味,若带霉味、硫磺味或化学药剂味,可能经漂白或变质。硫熏过的枫斗刺鼻,久存后颜色惨白,合规产品需检测二氧化硫残留(≤10mg/kg)。
石斛主要分布于安徽大别山区的霍山、浙江东部的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的宁化、广西西北部的天峨、四川、云南东南部的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其中尤以霍山石斛最为出名。霍山石斛干后呈淡黄色,味甘、质重、柔韧和黏性大,脂膏丰富,富含多糖、氨基酸及多种生物碱,保健效果更好。【石斛哪里的产地最好>>】
特等一级铁皮石斛:特等一级铁皮石斛是种植在森林里的树干、或是山间的石头上,不经过任何人工干预和管理,其生长环境与纯野生状态相似。这样生长成的铁皮石斛,生长缓慢,周期长,产量低,品质上与野生的几乎无差异。
特等二级铁皮石斛:特等二级铁皮石斛同样是树上或是石上仿野生种植,但种植过程会进行人工干预,如进行适当浇水,施用少量的农家肥等。因此,生长速度也稍快一些,产量也高一些,但这种模式下种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也极好。
一级铁皮石斛:一级铁皮石斛一般是在大棚有机种植,人工控制其生长所需的温湿度、施肥和抗病防虫害等,但整个过程按有机标准进行。其生长出的铁皮选取短而粗壮一类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品相好,一般不超过30厘米,并且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二级铁皮石斛:二级铁皮石斛的种植模式与一级铁皮石斛的相同,铁皮石斛成品同样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但长度更长,在30厘米以上,有效成分虽高,但不如一级铁皮石斛。
三级铁皮石斛:三级铁皮石斛同样是大棚种植,或者是地栽,但管理过程没有严格按有机标准执行,施肥、用药和防病虫害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有效成分比较低,还可能会出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石斛并不是生长年限越久越好,生长年限太早的石斛不成熟,有效成分还没完全形成;而太成熟的石斛,有效成分又流失了,一般来说,三至四年的石斛营养成分沉淀高,药用价值也最高。其中三年期石斛,无叶,全身表皮呈灰白色;不到三年的石斛则有叶,表皮为绿色或部分灰白色。
软脚石斛:软脚石斛的肥壮通透,中间粗两头细,茎条柔软、味甘、黏性大,富含活性多糖,药效高。制成的枫斗蜡质丰富,色泽光亮。吃法多样,可以鲜吃、煲汤、泡酒、煮水等。
硬脚石斛:硬脚石斛的茎条偏硬,黏性偏小,多糖含量低,药效偏低。制成的枫斗表面纤维多,看起来比较粗糙。一般只用来煮水或煲汤。
总结:软脚石斛和硬脚石斛无论在外观、口感还是药效上都有较大区别,通常建议选软脚石斛,虽然价格偏贵,但无论在药效还是口感上都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