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的组成及功效 如何正确服用白虎汤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诗酒趁年华 上传提供 2025-07-09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白虎汤出自《伤寒论》,是一种常见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方剂,对感染性疾病有不错的缓解效果,那么白虎汤有几味药?白虎汤里有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每日三次,小编提醒,使用前必须咨询专业医生,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期间需要保持清淡饮食和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一、白虎汤的出处

白虎汤源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载于辨太阳病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汪昂(清)·《汤头歌诀》: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二、白虎汤的组成

石膏(碎)一斤(50g),知母六两(18g),甘草(灸)二两(6g),粳米六合(9g)。

三、如何正确服用白虎汤

1、煎服方法

该汤剂需要配齐四味中药材,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煎煮。煎煮过程中需注意水量和火候,直至米粒完全熟透、汤汁充分熬制完成。煎好后需要用纱布或滤网过滤掉药渣,取温热的药汁送服。

每日需服用三次,建议在饭后服用,这样有利于药物吸收且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服用时应当使用温热的药汤,切勿用冷水或过烫的水送服。每次煎煮的药量需要控制在当日服用范围内,避免隔夜存放影响药效。

2、加减化裁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息风;若兼阳明腑实,见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四、白虎汤的功效

功用:清热生津,主治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禁忌人群: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饮食须知: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油腻粘稠、辛辣刺激、肉类面食、酒西类乳制品等食物,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五、白虎汤附方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

白虎加苍术汤:石膏、知母、甘草、人参、粳米、苍术。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中药白芷和香料白芷一样吗 大白芷和小白芷的区别
白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自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其根可药用,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也常用于烹饪中,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此外,不同地区所产的白芷大小不一,可分为大白芷和小白芷,那么大白芷和小白芷哪个更好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芷 中药
1211
海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海浮石的用量和用法
海浮石又叫做白浮石、水花、水泡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少量的镁、铁等成分,能够被当作中药使用。中药海浮石味咸、性寒、入肺、肾经,有着清肺火、化老痰、通小便的作用。海浮石的用量多少克?海浮石怎么使用效果好?一起来看看吧!
白术和白芍是一种药材吗 白术和白芍的区别
白术和白芍是一样的吗?白术和白芍在名称上有点类似,导致很多人将它们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两种是不同植物和药材,它们在植物来源、功效作用、性味归经、主治病症和使用禁忌上都有区别。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更多有关白术和白芍的知识吧。
杜松是什么植物 中药刺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杜松,中药名,为柏科植物杜松的枝叶及球果,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中药杜松为干燥成熟球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7-8mm,紫褐色或蓝黑色,有光泽,表面稍带白粉。内含种子2-3枚,也有1枚或4枚者。种子卵圆形,长约6mm,褐色,先端尖,有4条不显著的棱角。气芳香特殊,味甘,具有祛风,镇痛,除湿,利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痛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荷蒂是什么中药 荷叶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荷叶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具有清暑去湿,和血安胎功效,干燥的叶蒂,多剪成类圆形或菱形,径约6-7厘米。正面紫褐色或绿黄色,微带蜡质样粉霜,叶脉微凹,由中央向外辐射状散出;背面黄褐色,中央有残存的叶柄基部,叶脉突起。质轻松而脆。味涩。以叶片厚、干燥、淡绿色、不破碎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