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知名度调研问卷>>

桂麻各半汤配方剂量是多少 桂麻各半汤的用法和功效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诗酒趁年华 上传提供 2025-07-09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桂麻各半汤以桂枝、麻黄为主,配伍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杏仁‌,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用于缓解太阳病表郁轻证,适合微发汗需求‌,那么如何煎服桂麻各半汤?小编了解到,可按桂枝汤与麻黄汤按1:1比例合方,也可先煮麻黄去沫,后下他药取汁,均分次温服‌,具体应用需遵医嘱,表虚自汗者慎用。

一、桂麻各半汤的出处

桂麻各半汤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文记载“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汪昂(清)·《汤头歌诀》: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二、桂麻各半汤配方剂量是多少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5g),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3g),大枣四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二仁者)二十四枚(5g)。

三、桂麻各半汤的用法

1、煎服方法

上七味,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 一二沸,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2、加减化裁

营弱见脉细者,重芍药、甘草;风寒夹湿见无汗、头身重痛、舌苔白腻者,加苍术或白术。

四、桂麻各半汤的功效

功用:辛温轻散,小汗解表。

禁忌人群:风热表证者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本方;本方不宜久服,见汗出者不必再服。

五、桂麻各半汤附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擘)四枚,生姜(切)一两二铢,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擘)。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六和曲是中药吗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六神曲,中成药名,由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麦麸、面粉组成,本品为不规则细小块状或粗颗粒状物,表面灰白色至微黄色,粗糙,质脆易碎。有陈腐气,味微苦,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小儿食积等,可以水煎服,或粉碎后入茶、丸、散等制剂用。
补血中药方子 补血吃什么中成药好?
很多女性都有或轻或重的贫血症状,于是很注重补血,吃各种补血的营养品,但补血效果却不佳。那么补气补血吃什么中药好?常见的补血补气中药方有补血中药方剂、补血糖浆、补血药丸、补血颗粒、补血口服液等等。
补血 中医 ★★★
1971 83
及己是什么意思 中药四叶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及己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的根,它根茎较短,直径约3mm;上端有残留茎基,下侧着生多数须状根。根细长圆柱形,长约10cm,直径0.5-2mm;表面土灰色,有支根痕。质脆,断面较平整,皮部灰黄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淡。显微鉴别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石细胞众多,直径43-78μm,孔沟极明显,并可见层纹;油细胞较多,散在于薄壁组织中;内皮层细胞凯氏点不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初生木质部4-8束,与初生韧皮部间隔排列。
广藿香和藿香的区别 海南香中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广藿香,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可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广藿香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即可。
十大功劳为什么叫十大功劳 黄天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十大功劳本品为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株阔叶十大功劳及狭叶十大功劳,以根、茎、叶入药,栽后4到5年,秋、冬砍茎杆挖根,晒干或炕干,叶全年可采。十大功劳性苦,寒,有滋阴清热功效,可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畅胃炎,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病症,外用可治眼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