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汤的出处
麻黄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载有:“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张仲景将其列为太阳伤寒证的主方,后世尊为“辛温发汗第一峻剂”。
汪昂(清)·《汤头歌诀》: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二、麻黄汤的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二两(3g)。
三、如何正确煎服麻黄汤
1、煎服方法
先煮麻黄,去上沫,后入其他药,再次煎煮,去滓,分三次温水送服,喝完药后躺在床上,盖上衣被,微微出汗即可。
如果吃一次药出汗,即为痊愈,可以停止服药,不需要将药全部喝完。本药不宜空腹服用,宜饭后温开水送服。
2、加减化裁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四、麻黄汤的功效主治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禁忌人群:对于外感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宜忌服。
饮食须知:服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粘滑、肉面、辛辣、油腻、五辛、酒格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戒酒。
五、麻黄汤有哪些附方
1、麻黄加术汤
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甘草(炙)3g,杏仁(去皮尖)6g,白术12g。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组成:麻黄(去节,汤泡)6g,杏仁(去皮尖,炒)6g,薏苡仁12g,甘草(炙)3g。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服12g。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3、大青龙汤
组成:麻黄(去节)12g,桂枝(去皮)6g,甘草(炙)6g,杏仁(去皮尖)6g,石膏(如鸡子大,碎)12g,生姜(切)9g,大枣(擘)3g。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4、三拗汤
组成: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3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5、华盖散
组成:紫苏子(炒)、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桑白皮、赤茯苓(去皮)各30g,甘草15g。
用法:上为末,每服6g,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有身体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明确诊断,谨遵医嘱治疗,请勿轻信网上建议。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