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湖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侗锦织造技艺、黑茶制作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凤凰县 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邵阳县 邵阳县文化馆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凤凰县 凤凰县传承民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
Ⅷ-71 竹纸制作技艺(蔡伦古法造纸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耒阳市 耒阳市蔡伦纪念馆
Ⅷ-71 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 传统技艺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隆回县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81 制扇技艺(岳州扇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
Ⅷ-86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浏阳市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
Ⅷ-95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醴陵市 醴陵市文化馆
Ⅷ-104 侗锦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124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安化县 安化县文化馆
Ⅷ-152 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益阳市 益阳茶厂有限公司
Ⅷ-191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陶瓷行业协会
Ⅷ-211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永顺县 永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Ⅷ-267 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
Ⅷ-274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Ⅷ-276 小吃制作技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南省长沙市

声明:以上湖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项目介绍
土家织锦 是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为铺盖,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土家族织锦技艺以湖北恩施土家族为典范,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居区。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以五彩丝线、棉线、毛线为纬,完全用手工织成的手工艺术品。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源自古中原一带饮食民俗,始创于先秦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沙县小吃以天然绿色植物性质料为主,辅以少量动物性原料,采取原始、古老的蒸、煮、炖等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3] 沙县小吃品种大致可分为节令小吃、地域小吃和常规小吃3大类。 【 详细>>】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的一种地方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据考古工作者对遗物的研究,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画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还有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的等品种。在纹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之外,还大量使用了花鸟,走兽、人物等题材,直接以绘画的手法来美化瓷器。2008年6月7日,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竹纸制作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四川省、浙江省、湖南省、福建省的竹纸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技术,已经传承了两千余年。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使用树皮、废麻为原材料;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之后,从晋代开始,竹开始被作为一种新的造纸原料使用,中国的造纸术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6年5月20日,竹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一种工艺品,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主产地包括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桐乡市、湖南省邵阳市、山东省兰陵县等地。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 详细>>】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为历代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古往今来,凡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或宫廷、官府举行重大的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都要演奏民族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其中长子响铜乐器、朝鲜族民族乐器、苏州民族乐器、蔡福美制鼓和维吾尔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较有特色。 【 详细>>】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木楼)、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30。 【 详细>>】
我国制扇的历史十分悠久,商代即已出现以长尾雉鸡羽毛制成的羽毛扇。汉代,宫廷流行绢扇,又称“宫扇”。东晋时期,葵扇开始流行。南宋时期,都城杭州成为折扇中心,河坊街附近的扇子巷即当年扇业作坊聚集之地。折扇古称“折叠扇”,又称“撒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撒开后扇面成半规(圆)形,聚头聚尾,故又称“聚头扇”。我国扇类产品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有纸折扇、檀香扇、羽毛扇(浙江湖州)、绢扇、麦秸编结扇(浙江浦江)、象牙扇、竹篾扇、葵扇(广东新会)、孔雀翠羽舞蹈扇等多个品种。 【 详细>>】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北京市怀柔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1年5月24日,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Ⅷ-274。北京果脯又称“京味果脯”,其传统制作技艺历经北方果脯制作上千年的演化与发展。在明、清两朝经过宫廷御膳的改良与提升,制作技艺被固定、传承下来。其做工细腻、技艺独特,制成的“北京果脯”鲜亮清透、酸甜适中、爽口滑润、回甘芳香、果味浓郁,是北京宫廷与民间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的、...独具北京特色的地域特产。 【展开全部】 【 详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以火药制作的烟火爆竹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爆竹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描写了鸡鸣而起时,先在庭前爆竹,以避恶鬼的习俗。当时所谓的爆竹其实是燃烧竹筒,导致筒内空气发热而爆裂发声。隋唐后,改为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废弃竹筒,改为用纸包裹火药燃爆。南宋都城杭州已出现成串的小爆竹,俗称“鞭炮”。据《武林旧事》记载,这种鞭炮点燃后连响到底,“一爇连百余不绝”。明清两代,爆竹发展出繁多的花样,出现了双响震天雷、升高三级浪、二踢脚、飞天...十响等著名品种。现代爆竹在类型和工艺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完备的生产体系,有单响、双响、连环响、鞭炮、排炮等多个品种和卷筒、切筒、糊底、灌泥、引火药、封眼等多种工艺技术。 【展开全部】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有哪些?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传统戏曲川剧,还有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织造技艺、古蔺花灯、羌族刺绣、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下面还盘点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四川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 ★★★
4.3w+ 22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4w+ 76
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
4.5w+ 23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浙江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浙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浙江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浙江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越剧、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织锦)、绍兴黄酒、金华火腿、白蛇传说·梁祝传说、丽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海宁皮影戏、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曲、瓯绣、湖州湖笔等浙江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
3.1w+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