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意味着暑气将渐渐消退。此时气候较为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唇燥等“秋燥”症状,适合饮用具有润燥、清热、生津等功效的茶。
1、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性温适中,不寒不热,适合处暑时节饮用,能清除体内余热,帮助消化,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还可提神醒脑。
2、白茶
白茶制作工艺简单,保留了茶叶的天然成分,口感清淡甘甜,性质温和,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等功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喉咙干痒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3、菊花茶
菊花茶气味清香,口感甘苦,是常见的清热饮品,能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疏散风热,可改善处暑时节因燥热引起的头晕、目赤、口干等症状。
4、陈皮茶
陈皮是成熟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气味芳香,口感辛香微苦,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处暑饮用可缓解因气候干燥导致的食欲不振、咳嗽有痰等问题。
5、罗汉果茶
罗汉果味甘性凉,冲泡后口感清甜,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便秘等症状效果显著。
二、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1、菊花枸杞麦冬茶
材料:菊花5g、枸杞10g、麦冬10g、冰糖适量。
做法:菊花、枸杞、麦冬用温水冲洗干净。所有材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0-15分钟,加入冰糖调味(体质偏寒者可省略)。
功效:菊花疏散风热、明目,枸杞滋补肝肾,麦冬养阴润肺,三者搭配可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眼干、咳嗽,适合经常用眼或说话多的人群。
2、罗汉果胖大海茶
材料:罗汉果1/4个、胖大海2颗、甘草3g。
做法:罗汉果拍碎,胖大海用温水泡发。所有材料放入茶壶,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或直接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对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干咳无痰效果显著,适合教师、歌手等用嗓频繁人群,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饮用。
3、银耳百合茶
材料:干银耳5g(泡发后约50g)、干百合10g、红枣3颗、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百合泡软,红枣去核。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银耳出胶。关火前加冰糖融化,放温后饮用(可冷藏口感更佳)。
功效:银耳滋阴润燥,百合润肺止咳,红枣补气养血,适合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尤其适合女性饮用。
4、陈皮山楂润燥茶
材料:陈皮5g、山楂干8g、荷叶3g、蜂蜜适量。
做法:陈皮、山楂、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5分钟,放温后加蜂蜜调味。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荷叶清暑利湿,适合处暑因干燥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搭配蜂蜜增强润燥效果,脾胃虚弱者可减少荷叶用量。
5、薄荷竹叶茶
材料:薄荷叶5g、淡竹叶10g、绿茶3g、冰糖适量。
做法:薄荷叶、淡竹叶洗净,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85℃热水冲泡,焖5分钟,加冰糖调味。
功效:薄荷疏散风热,淡竹叶清热利尿,绿茶清热解暑,适合处暑仍有余热未清、出现口干、尿黄、心烦者,体寒者少饮。
三、处暑喝茶的注意事项
1、根据体质选择
体质偏热的人可选择绿茶、菊花茶等偏凉性的茶;体质偏寒的人则适合饮用乌龙茶、红茶、陈皮茶等偏温性的茶。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饮用绿茶、白茶等,以免刺激肠胃,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适量饮用
虽然喝茶对身体有益,但也不能过量饮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来说,每天饮用500-1000毫升为宜。
3、注意饮茶时间
尽量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喝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现泡现饮
养生茶尽量当天饮用完毕,避免久放滋生细菌,尤其是加蜂蜜、红枣等含糖成分的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