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知识杂谈 上传提供 2025-06-26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到了处暑节气,气温逐日下降,暑热虽逐渐销退,但体内湿热犹存,宜多喝茶,养脾胃,祛暑湿,滋肺阴,防秋燥。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乌龙茶、白茶、菊花茶、陈皮茶、罗汉果茶都是适合处暑节气喝的茶饮。下面来介绍下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一、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意味着暑气将渐渐消退。此时气候较为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唇燥等“秋燥”症状,适合饮用具有润燥、清热、生津等功效的茶。

1、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性温适中,不寒不热,适合处暑时节饮用,能清除体内余热,帮助消化,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还可提神醒脑。

2、白茶

白茶制作工艺简单,保留了茶叶的天然成分,口感清淡甘甜,性质温和,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等功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喉咙干痒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3、菊花茶

菊花茶气味清香,口感甘苦,是常见的清热饮品,能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疏散风热,可改善处暑时节因燥热引起的头晕、目赤、口干等症状。

4、陈皮茶

陈皮是成熟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气味芳香,口感辛香微苦,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处暑饮用可缓解因气候干燥导致的食欲不振、咳嗽有痰等问题。

5、罗汉果茶

罗汉果味甘性凉,冲泡后口感清甜,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便秘等症状效果显著。

二、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1、菊花枸杞麦冬茶

材料:菊花5g、枸杞10g、麦冬10g、冰糖适量。

做法:菊花、枸杞、麦冬用温水冲洗干净。所有材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0-15分钟,加入冰糖调味(体质偏寒者可省略)。

功效:菊花疏散风热、明目,枸杞滋补肝肾,麦冬养阴润肺,三者搭配可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眼干、咳嗽,适合经常用眼或说话多的人群。

2、罗汉果胖大海茶

材料:罗汉果1/4个、胖大海2颗、甘草3g。

做法:罗汉果拍碎,胖大海用温水泡发。所有材料放入茶壶,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5分钟,或直接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开音,对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干咳无痰效果显著,适合教师、歌手等用嗓频繁人群,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饮用。

3、银耳百合茶

材料:干银耳5g(泡发后约50g)、干百合10g、红枣3颗、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百合泡软,红枣去核。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银耳出胶。关火前加冰糖融化,放温后饮用(可冷藏口感更佳)。

功效:银耳滋阴润燥,百合润肺止咳,红枣补气养血,适合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尤其适合女性饮用。

4、陈皮山楂润燥茶

材料:陈皮5g、山楂干8g、荷叶3g、蜂蜜适量。

做法:陈皮、山楂、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5分钟,放温后加蜂蜜调味。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荷叶清暑利湿,适合处暑因干燥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搭配蜂蜜增强润燥效果,脾胃虚弱者可减少荷叶用量。

5、薄荷竹叶茶

材料:薄荷叶5g、淡竹叶10g、绿茶3g、冰糖适量。

做法:薄荷叶、淡竹叶洗净,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85℃热水冲泡,焖5分钟,加冰糖调味。

功效:薄荷疏散风热,淡竹叶清热利尿,绿茶清热解暑,适合处暑仍有余热未清、出现口干、尿黄、心烦者,体寒者少饮。

三、处暑喝茶的注意事项

1、根据体质选择

体质偏热的人可选择绿茶、菊花茶等偏凉性的茶;体质偏寒的人则适合饮用乌龙茶、红茶、陈皮茶等偏温性的茶。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饮用绿茶、白茶等,以免刺激肠胃,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适量饮用

虽然喝茶对身体有益,但也不能过量饮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来说,每天饮用500-1000毫升为宜。

3、注意饮茶时间

尽量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喝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现泡现饮

养生茶尽量当天饮用完毕,避免久放滋生细菌,尤其是加蜂蜜、红枣等含糖成分的茶饮。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大暑和处暑哪个更热 大暑和处暑小暑的区别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带暑的节气,分别是大暑小暑处暑,暑本来就是夏季、热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三个节气,但是不知道这三个节气的时间和区别,大暑和处暑哪个更热?大暑和处暑小暑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就跟着一起来了解下这三个节气的知识。
处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处暑注意些什么
处暑和大暑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但是含义和气候特点却有很大的差别。从含义上来讲,大暑有“大热”之意,而处暑则有炎热终止的意思,如此来看肯定是大暑比处暑热。那么,从气候上来看,处暑和大暑哪个更热呢?下文是关于处暑和大暑的区别介绍,一起看看吧。
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到了处暑节气,气温逐日下降,暑热虽逐渐销退,但体内湿热犹存,宜多喝茶,养脾胃,祛暑湿,滋肺阴,防秋燥。处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乌龙茶、白茶、菊花茶、陈皮茶、罗汉果茶都是适合处暑节气喝的茶饮。下面来介绍下处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处暑和末伏的区别 处暑是伏天吗 关于处暑的谚语有哪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意味着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我们说的'秋老虎'也处于这段时间内。处暑和三伏天中的末伏间隔时间最近,处暑和末伏有什么区别呢,处暑是伏天吗?下文将为您进行解答。
描写处暑的古诗句 形容处暑的优美句子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秋风开始送爽的孟秋气候特征,描写了处暑时节太阳向南偏移使日照强度减弱,恰逢农民们在收割水稻的一片繁忙景象。古代诗人们留下了许多描写处暑的古诗句,关于处暑的谚语也是数不胜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处暑的古诗词和谚语短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