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暑节气喝什么茶养生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潮湿,人体易受暑气侵袭,适合饮用具有清热解暑、祛湿生津、养心安神功效的茶。
1、金银花茶
金银花性质寒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适当饮用金银花茶,可以帮助缓解外感风热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痛发热等,适合在小暑期间适量喝。
2、菊花茶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小暑时节饮用菊花茶,不仅能帮助缓解因暑热引起的眩晕、目赤昏花等症状,还能提神醒脑,缓解身体疲惫。
3、西洋参茶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可入肺、心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在小暑节气适量的饮用西洋参茶,能帮助缓解热伤气津导致的身热汗多、口渴心烦等症状。
4、荷叶茶
荷叶茶中的荷叶成分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能够清暑化湿、凉血止血。夏天适量饮用荷叶茶,有助于缓解暑湿泄泻、暑热烦渴等病症。
5、苦瓜茶
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肺经,具有祛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适量喝能够帮助较好的缓解暑热烦渴、消渴等症状。
6、绿茶
绿茶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能抵抗夏日紫外线对肌肤的侵害。同时,茶中的茶多酚还有助于降低体温,改善燥热。
7、苦丁茶
苦丁味苦,性寒,归心、肝经,能够清热解暑、祛风湿、活血,因此适当喝苦丁茶能够帮助祛除体内热邪。
二、小暑节气养生茶饮配方
1、三豆饮
材料:黑豆15克、绿豆15克、赤小豆15克、冰糖(可选)。
做法:三豆提前浸泡2小时,加水800毫升煮沸;转小火煮40分钟至豆子软烂,加冰糖调味,吃豆喝汤。
功效:黑豆补肾养阴,绿豆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湿消肿,三者搭配平衡寒热,缓解暑热引起的发热、皮疹、口干,儿童可饮(减少冰糖量)。
2、冬瓜玉米须茶
材料:冬瓜皮20克(干品)、玉米须15克、绿茶3克(可选)。
做法:冬瓜皮、玉米须加水500毫升,大火煮15分钟;加绿茶焖3分钟,过滤后温饮(可续水1次)。
功效:冬瓜皮利水消肿,玉米须通淋降压,搭配绿茶增强清热效果,适合水肿、小便短赤、高血压人群,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尤佳。
3、薄荷竹叶茶
材料:薄荷5克、淡竹叶10克、甘草3克(可选)。
做法:沸水冲泡后焖5分钟,可反复冲泡2-3次,代茶饮用。
功效:薄荷疏散风热,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缓解夏季头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搭配甘草调和药性,适合熬夜上火、口干口苦者。
4、茯苓陈皮茶
材料:茯苓15克、陈皮5克、大枣3颗(掰开)。
做法:茯苓切片,与陈皮、大枣加水600毫升,煮20分钟。代茶温饮,可加少量蜂蜜调味。
功效: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和胃,大枣养血安神,改善夏季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尤其适合脾胃虚寒(吃凉食易腹泻)者。
5、菊花麦冬茶
材料:杭白菊10克、麦冬10克、枸杞10克。
做法:沸水冲泡焖10分钟,代茶频饮(可续水至无味)。
功效:菊花清肝火,麦冬养阴润肺,枸杞滋阴明目,缓解阴虚体质(怕热、口干、失眠)的夏季不适,适合长期用眼、熬夜人群。
三、小暑饮茶注意事项
1、忌过量饮凉茶
寒性茶(如绿茶、苦丁茶)每日不超过2杯,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
2、注意饮茶时间
晨起空腹宜饮温水,饭后1小时再饮茶,避免影响消化;睡前2小时不饮浓茶(防失眠)。
3、现泡现饮防变质
夏季气温高,茶水易变质,泡好的茶需在4小时内饮用,隔夜茶切勿饮用。
4、搭配饮食调理
饮茶同时可多吃冬瓜、丝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品,增强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