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花灯
#彩灯# 0 0
忠信花灯来自广东省连平县,是一种以红色调为主的民间灯彩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基本结构多呈柱形,多用竹编骨架,分为灯盖、灯身、灯裙,外层配以剪纸、图案、纸穗等,灯裙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灯内装置有各种形象的画片旋转流动,使得整个灯饰五颜六色,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忠信花灯种类多样,有宝莲灯、磨灯、宫廷灯、龙凤灯等,造型设计层层掩映,美轮美奂。
  • 分类: 彩灯
  • 产地: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灯彩(忠信花灯),广东省连平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红色调为主的民间灯彩艺术,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连平县东南部忠信镇。忠信花灯起源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其基本结构多呈柱形,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忠信花灯从上到下分为灯盖、灯身、灯裙,从里到外一般有2至4层,花灯的外层配以剪纸、图案、纸穗等,灯裙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灯内装置有各种形象的画片旋转流动,使得整个灯饰五颜六色,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2011年5月23日,灯彩(忠信花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50。

忠信花灯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工艺美术品。造型独特,其结构从上到下分为灯盖、灯身、灯裙,从里到外一般有二至四层,规格大者直径有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花灯大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忠信花灯的灯裙是最特别的,灯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外用彩色灯带点缀,灯带上有各种各样的花案;灯内装置各种形象画片旋转流动,形成“走马灯”动感。忠信花灯的制作,凝聚了忠信人民在地方手工艺上的卓著成就。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花灯介绍

花灯是集削、钻、扎、剪、印、刻、描、糊、裱等多种手工艺于一身,融神话、传说、诗词、对联、书画、剪纸、编织、书法于一体的地方民间综合艺术品。

历史渊源

花灯源于中原,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诠释着客家人久远的心灵史,随着客家人的繁衍、迁徙而传承发展,在南粤连平县忠信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忠信花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而兴起的,宋元时期,忠信花灯在与连平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一方面增加了剪纸图案和绘画图案,另一方面增加了灯盖,其形似宫廷灯,开始形成忠信花灯的雏形。

忠信花灯兴盛于明清时期,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编纂的《连平州志》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从史料的记载中可见,早在清代,忠信花灯已经在连平县非常盛行。上寮村赖明甫师傅家里珍藏的祖传的花灯纹样印板,经鉴定为明清时期的产物。

明末清初,忠信花灯融入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花灯特点及内涵,花灯的整体结构从上到下已有了灯盖、灯身和灯裙,这种形态和组成经过历代忠信手工艺人的实践创造,已成为较固定的灯型和工艺不断传承。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氛围中,忠信花灯得以沿袭传承。

忠信花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备受摧残,一度荒搁十几年。

改革开放以来,忠信花灯得到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花灯工艺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忠信花灯综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剪、刻、裱、装饰等一系列制作工艺上。

第一步,将粗大的竹子削成竹条,削好竹条后,用“手工钻”在竹条两端钻竹眼。钻好竹眼后,将竹子互相交叉衔接,此刻花灯已现雏形。

第二步是剪纸,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按照各种规格裁剪各种颜色不一的纸,然后各叠成一组,接着把花纹印版放在叠纸上,用刻刀凿成穿透的文样,这也叫做纸雕。

第三步是描画,着色后是解花,即在着色的花样上描上各种形状的图案和颜色,然后把图形分解出来,将浆糊均匀糊在花灯的骨架上面,然后逐一将剪纸、纸雕、描画、花穗等轻轻地糊裱在灯架上,用手或刷子粘浆糊刷平后,接着便将条状花穗粘贴在花灯下部,给花灯“穿”上裙子。

文化特征

主要分类

忠信花灯种类多样,风格各异,按型态分,有宝莲灯、磨灯、宫廷灯和龙凤灯等;按工艺分,有缭丝灯和参灯等;按寓意分,有五福灯、状元灯和秀才灯等;按使用范围分,有廊灯、伯公灯和紫灯等。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品种已失传或正在整理中,如骑龙灯、鼓灯、娘娘灯等。

造型特征

忠信花灯的造型设计层层掩映,呈现下圆上方的特点。

忠信花灯造型还有上中下的三层设计:上部灯盖,有单层、双层两种,边上挂有灯联、灯带;中部灯身,从里到外分四层,装饰镂空通透;内核为走马、灯盖,灯身横切面多为六角形和八角形;下部灯裙,灯裙有两层,内为白色灯衣、外为红色灯裙,灯裙横切面近似圆形。

图案特征

忠信花灯的图案装饰大面积地动用了绘画、剪纸两门艺术,在绘画方面,忠信花灯置入了宫廷画风,整体显示出一种高雅清丽的格调。忠信花灯传统装饰图案以剪纸为基础,在剪纸图案上绘制线条色块,其传统装饰图案纹样按色调分单色与多色两种,按粘贴位置分为柱墩花、花盘花、花角花、彩门花、钳口花、青龙头花、大花七类。

忠信花灯灯身图案题材比较广泛,有民间故事类、民间信仰类、吉祥喜庆类、民俗活动类,有人物、动物的图案,也有花卉植物的图形。

忠信花灯的花纹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不同纹样有不同的含义,如卷草纹象征生机勃勃、蓬勃发展;龙凤纹象征龙凤呈祥、龙马精神;花蝶纹代表花开富贵、花样年华;喜字纹象征双喜临门、喜气洋洋;莲鱼纹象征连年有余、丰衣足食。

色彩特征

忠信花灯色彩艳丽,金碧辉煌,营造出热烈、喜庆、和谐、高贵的气氛。忠信花灯以喜庆的大红色为主色调,同时搭配有黄、绿、紫色、深蓝、粉绿、浅红等颜色,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如红色象征热烈喜庆,黄色象征华丽富贵,绿色象征和谐安宁,紫色象征高贵富有。忠信花灯的色彩搭配既有对比又和谐协调,部分花灯以金色作为点缀,整体美艳夺目。

制作工序

制作材料

忠信花灯的主要材料是竹和纸。竹子一般是用连平当地的竻竹和苗竹。纸是以大红纸、白纸和绿色纸为主,再用部分光亮色纸(金纸)、花纹纸作点缀。此外,花灯还需要大量的绘画颜料来画图上色。绘画颜料大多数是以各种色粉(黄色、桃红色、蓝色、白色 等)与胶料调制而成,也有用国画颜料。

制作流程

忠信花灯的制作一般包含四道工序,即扎架、剪纸、描画、裱糊。

扎架分为裁竹、破篾、钻孔、对柱、钳架五个环节。裁竹,即挑选好竹料,按各种灯式大小裁成各种规格。破篾,即把竹子破削成篾条、竹柱。钻孔,即在竹柱的接口穿插位置钻出榫眼。对柱,即竹柱互相穿插好。钳架,即把穿插好的柱架互相连接,形成花灯架。

剪纸分裁纸、拓印、钉花钟、剪凿花纹四个环节。裁纸,即把各种色纸按需要裁剪成不同规格,如三角形、矩形、带状等。拓印,即在印板上用大刷子糊上一层浓墨,然后把纸覆盖在上面轻按,拓印出纹样。没有拓印板纹样的,就采用毛笔描形或摹写。钉花种,即把拓印或摹写好的一张纹样放在几张纸上钉在一起,用于刻剪多张同样的花纹。剪凿花纹,即用刻刀或剪刀在钉好的层纸上照纹样刻剪出多张花样。

描画分着底色、解花两个环节。着底色,即用毛笔或扁刷子在需要着色的纹样上铺上一层底色,通常有白色、蓝色、桃红、绿红、黄色几种。解花,即在着有底色的花纹上用颜色再细致地描画出各种花、草、鸟、鱼、人物等图案。

裱糊就是把各种描画好的花纹、彩带,在灯架上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粘贴上去,形成花灯的完整形状。各种花灯纹样所粘贴的位置不同,如:“青龙头”花纹贴在灯身上、下部矩形位置;“大花”贴在灯身内层似窗格的位置;“彩门花”贴在灯身上每格似门楣位置;“花角花”粘贴在“大花”四个边角位置;“钳口花”粘贴在柱墩与栏圈的交接处;“花盘花”贴在灯身下部形似花盘的位置;“柱墩花”贴在柱墩位置。

节日概述

忠信花灯节是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地区独特的节日,按照忠信的传统风俗,每年的正月初九,当地人家当年生了男孩就应该在祠堂里挂起花灯庆祝,以告知祖先和乡亲。吊灯仪式一般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道程序,其间还有客家锣鼓、舞龙狮、祭祖、饮灯酒等热闹场景。吊一盏花灯就是一次盛会。

除此之外,政府每两年或三年还会搞一次花灯节,让花灯走出祠堂。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花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随着风俗的演变,忠信花灯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它象征着百业兴旺、丰衣足食。忠信镇周边有10多个花灯制作点,其中以忠信镇上坣村上寮屋最为出名,有“花灯村”之称,该村全村人都是花灯制作传承人,每人都从自己的先辈那学习到花灯制作的技艺,象上寮这样全村人都做花灯的点凤毛麟角,故此,于2017年6月,该村被连平县文广新局审核认定为“连平县忠信花灯上寮屋制作基地”。

自1999年在忠信举办了首届忠信花灯节后,忠信花灯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可以说,忠信花灯节为传承和保护客家优秀文化精髓,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忠信花灯文化品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区域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5月,忠信花灯以民间美术类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忠信吊灯习俗以民俗类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申报国家级项目。

花灯源流

我国的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客家的花灯是中国元宵花灯的一个分支,忠信花灯是这一分支上的闪亮明珠。

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据忠信当地一些有名望的古稀老人口述,忠信花灯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278年。雍正八年(1730年)卢廷俊纂修的《连平州志》[ (清)卢廷俊,颜希圣,何深纂,《连平州志》[普通古籍]:雍正十卷,广东省连平县档案馆图书馆,1980]卷二“风俗篇”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上元”即是元宵节)。又经专家对民间艺人收藏的花灯纹样印版进行鉴定,也证明是清朝产物。因此,花灯于清朝时传入忠信的可能性最大。

从《连平州志》的记载中,我们可知早期的忠信花灯与中国元宵节构成了密切的联系。元宵灯节,忠信人民纷纷外出赏花灯,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唐诗人崔液曾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朝辛弃疾亦作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热闹的场面,一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但随着花灯历史的逐渐演变和忠信人民生活习俗的改变,忠信花灯渐渐脱离了与元宵节的关系,慢慢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上花灯[ 上,读shǎnɡ音]。

上花灯简称上灯,是忠信地区特有的民间习俗,这是一项专为男子举行的庆生仪式,在正月十三这天进行。“三”与客家方言里的“生”谐音,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忠信花灯渐渐与十五元宵节脱离关系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上灯具体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在忠信只留传着一个关于“上灯”的传说。古时有一达官连续生了多个女儿后,晚年幸得一子,为表庆贺,第二年春节后便从外地带回一个宫灯挂在祠堂上,以客家方言“灯”“丁”谐音,表示添“丁”。邻里乡亲觉得这做法很新鲜,村里的老艺人便发挥智慧,吸收宫灯的艺术精华,利用农村现成的竹篾和各种彩色纸做为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灯”,也挂在祠堂上,从此,独特的忠信上灯习俗便这样产生了,花灯也正式被赋予祈子盼福的意义。

上灯的起源时间虽已无从考证,但其产生的原由已逐渐被忠信人民认同:客家先民由中原辗转迁徙落居在闽西、赣南、粤东一带,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先民们为企盼家族的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才借客家方言里“灯”“丁”同音取意,上灯与上丁(即上族谱)谐音,其中尽含客居异乡,思念故土,缅怀先辈的复杂情怀。

1999年,连平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忠信花灯,在大年初九这天特别举办了忠信花灯节大型活动,并正式确立大年初九为一年一度的忠信花灯盛会节日。从1998年迄今连平县政府已举办了八届广东连平·忠信花灯节;在此基础上,忠信花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忠信花灯节特地选在正月初九是因为忠信人逢农历三、六、九出街赶集,大年初九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集日,也是唯一一个卖花灯的日子,做花灯的人早早把花灯挑出来摆卖,今 年需要上灯的人家便在这天购买合心意的花灯挑回家。从古到今,花灯的交易都在一个专门地方进行,是位于忠信闹区的一段古旧街道,俗称“花灯街”。如今,花灯街渐渐淡化了它最初买卖花灯的功能,成为花灯展览街;自1999年开始,每年政府都会出资请花灯艺人制做多姿多彩的花灯挂在花灯街和广场上供游人观赏。此举使花灯得到了有力的保护。2006年5月,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花灯特点

忠信花灯是一种集民间竹艺、编织、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完全手工制作、设计独特、造型美观精致。关于花灯的工艺,忠信地区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花灯歌——“忠信的花灯啊/系好样哎/下圆上方寓意广哎/造型独特/工艺精哎/灯裙飘扬/万年长哎”

忠信花灯与传统元宵花灯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更有其独特之处。中国花灯的形式普遍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一般用竹木、金属、绫绢、绸缎、丝穗、玻璃、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扎制而成。忠信花灯只用竹和纸扎制而成,竹是忠信本地盛产的苗竹,纸是喜气的大红纸;形式上只有吊灯一种,座灯和提灯极为少见,壁灯则没有。在品种上,元宵花灯有莲花灯、吉利灯、猴灯、羊灯、走马灯、龙灯、蝴蝶灯等等;忠信花灯则有状元灯、秀才灯、缭丝灯、参灯、宝莲灯、五福灯、龙凤灯、伯公灯、仔灯、宫廷灯、紫灯、廊灯、磨灯等十四种之多。在形状和结构上,元宵花灯有牛形、龙形、狮子、花船、蝴蝶、大小虾、鱼、龟、神像、观音、天女、八仙、罗汉、模拟人物等等;忠信花灯的结构独特在于所有花灯只清一色柱形。忠信花灯从上到下分灯盖、灯身、灯裙三个部分,灯身竹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之分,从里到外有2至4层,规格大的直径达12米,最小的也有40厘米。灯裙是忠信花灯最独特的地方,是区别其他客家花灯的精髓所在。所谓的“灯裙”是采用红、白色纸剪成的条穗,条穗有2—8厘米宽,分内外两层,内层灯裙为白色,较短,外层为大红色,较长。把灯裙粘贴在花灯下部,意为给花灯穿裙子,穿上裙子的花灯就算正式做好了,红白、长短条穗对比,花灯显得大方、飘逸,甚是美观。

制作花灯先要扎架,再剪纸,剪凿花纹,糊裱装饰。花灯老艺人赖师傅说,做一盏高档的花灯,师徒两人协作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可见花灯的制作工艺何等复杂。忠信花灯区别于其他客家花灯最显著的特点是:忠信花灯大而精致,有长长的灯裙,上下完全穿透,一次性使用。最后一个特点是应忠信上灯习俗而产生的,忠信人上灯之后要把花灯烧掉,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

旧时上灯习俗的全过程非常复杂,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和化灯六个环节组成,要求非常讲究,十分虔诚。

放灯绳。只要是生有男丁的人家,准备在来年上灯,就要在除夕之前在祖堂的大梁挂上自制的粗麻绳,俗称“灯绳”。灯绳的另一端系在祖堂的柱子上,绳端粘有写上“新丁”的名字的红纸。这样,年前村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谁家将要上灯,就该盘算准备多少份贺礼了。上灯礼俗就如孩子的满月礼俗一样,在男子的一生中只要举行一次,有钱的人家往往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就上灯,没钱人家也可以等到家里富足了再上,所以常常出现父亲跟儿子一起上灯的趣事。故此,在梁上放灯绳的时候一般按辈分挂放定位,先挂满上厅堂正梁,后挂副梁,再挂下厅堂,有序摆放。但在以前多生多育的时代,有人半夜三更就起来抢位置,他们认为,谁抢到了上厅正梁的位置,谁家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出息。

买灯。买灯在正月初九,祖祖辈辈下来一直约定俗成的日子。灯主在花灯街观赏各种花灯,看好合心水的便让卖家出价,卖家出的价钱尾数一般带有“9”字,图个吉利。灯主一般要买两盏花灯以上,一盏挂在自己家里,另一盏挂在老屋祖堂上;如果老屋的祖先又是由其他老屋发源而来的,还要在发源地祠堂里也挂上一盏。

迎灯。迎灯也在初九这天进行,客家人视花灯为圣物,神圣的东西到村里是要受到隆重接待的。灯主挑灯快到家的时候,为显灯威壮声势,远远的已有迎灯队伍在村口做好准备,点燃鞭炮,锣鼓齐鸣,舞龙舞狮,场面十分壮观。把灯迎进大门,灯主开始接受村里老者的祝福——“添丁花灯靓又亮,男女老少喜洋洋;送到贵府挂锦梁,财丁兴旺万年长”(客家方言),这时灯主要红包酬谢迎灯队。上灯。上灯普遍在正月十三举行,灯主先在花灯里面系上柏叶、红毛巾、彩带、百仔芋头、大葱和大蒜等,寄寓于新丁聪明好学,多子多福;再把预先备好的灯联贴在花灯灯盖上,其内容是些吉祥如意,添丁发财及祝福之类;接着,把花灯提到祖堂上,把花灯内的灯盏点亮,祈盼人丁兴旺之意。灯主摆好三牲贡品,灯主妻子或母亲抱着新丁全家一起拜祖,尔后,用灯绳绑好花灯,花灯在鞭炮声、锣鼓声中冉冉升起,稳稳地悬挂在祖堂的红梁上。当天,灯主要摆宴席,亲朋戚友带着鞭炮、新丁新衣或者实用的毛毯棉被等礼物前来道贺,鞭炮声中欢聚一堂“饮灯酒”。当晚更是热闹非凡,村里的青年舞起老人们用禾秆、香烛扎好的香火龙到每一户灯主家串门并恭贺灯主添丁发财,这时灯主就会爽快地派红包给这支火龙队伍。灯主家不管是有钱或没钱的这一晚也都会买来好多烟花燃放,喻意新丁以后辉煌腾达。

上灯至化灯期间,灯主每晚要“上灯火”,即把灯油添加到灯盏上(村里通电后人们普遍用电灯代替火盏,喊作“长明灯”),意在延续香火,祈望家族丁旺财旺。

暧灯。暖灯一般在正月十六或十八,各家灯主提三牲贡品到祖堂里拜祖,由族长组织众乡亲以家族公款摆酒席宴请灯主,为家族又添新丁而庆贺,为家族的壮大而祝酒。

化灯。化灯环节一般在正月二十,最迟的在二月二;还有的把暖灯和化灯一起在正月十六或十八进行。化灯是上灯结束前的高潮,化灯前村里的小孩子提前聚集在祠堂里等待,随着灯主把花灯徐徐放下,他们便急忙争抢花灯上他们早已心仪的小饰物,有小镜子、漂亮纹样、彩带等。妇女们有时也会和孩子们一起抢,多半是没有生娃或生了几个女娃没男娃的妇女,她们抢百仔芋头、柏叶灯等,有时不注意,灯主家的灯绳也会被抢了去。在放灯时,灯主有意让花灯时起时落,使争抢场面更加热闹;随后,灯主便把被孩子们拆散的花灯碎片与吉祥草堆在一起,由宗族中子孙满堂、福德深厚的老人点火烧掉。在燃烧前,灯主要准备“传丁火”,“传丁火”所用的竹把是事先特制的,年前由家人把竹子砸破、浸泡、凉干,裁成约二米左右,在竹子中间圈一圈红纸系上柏叶。当吉祥草和花灯碎片燃烧时,灯主就在燃烧声和鞭炮声中把竹把点燃,然后传回家中,这就叫“传灯火”,寓意丁火分化,世代相传。

古老的忠信上灯习俗,抒发了忠信人孝宗敬祖的情怀,极大地增进了宗族间和谐共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传统习俗载体,对忠信花灯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民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7年4月,忠信上灯习俗正式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花灯以其古老的形式流传了几百年,承载着几百年来忠信人的生命历史、忠信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其实任何一种客观物体其本身并没有意义,是人类的意识形态或精神内涵需要宣泄,从而赋予它的一种寄托。从忠信的上灯习俗中可以看出忠信人的恐惧心理。他们害怕死亡,害怕疾病,害怕自然界带来的不稳定。初生的婴儿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们害怕这幼小的生命受到伤害;于是忠信人把敬畏生命的意识寄托在花灯上,祈盼孩子上灯之后便消灾消难,多财多福。

文化内涵

一直以来,忠信花灯秉承着中原花灯艺术之精华,经过历代老艺人的实践创作,使得忠信花灯具有独特的风格。忠信花灯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洋溢着浓郁的山乡民俗风情,是难得的传统文化财富。

忠信花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忠信花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忠信花灯的结构下圆上方,方的灯盖,有四角、八角、十二角之分,寓意四通八达;圆的灯身,寓意团团圆圆。忠信花灯的纹样有“山水花鸟”、“连年有余”、“龙凤呈祥”、“金鸡报喜”、“和合美满”、“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竹报平安”等等传统题材,寄寓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忠信上灯习俗里蕴藏着人类繁衍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忠信花灯的人文价值。以客家方言“灯”“丁”谐音,寓意“添子添丁”。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忠信的上灯习俗虽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但这是民间百姓的信仰,应理性、宽容地对待这些问题。”

忠信花灯体现儒家“男尊女卑”思想

忠信的上灯习俗专为男子举行,女子无缘介入,这里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旧时上灯习俗对女子的排斥,隐隐透露出忠信客家人骨子里的某些思想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儒家文化崇尚以男性为主导的家族和权威力量,传统文化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观念。战国末年的韩非甚至把重男轻女从一种思想意识发展到“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的地步。客家先民辗转迁徙过程中,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他们认为男丁是最重要的;所以极力渴望神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便把这种意识形态寄托在花灯上。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世袭的传承观念慢慢发生变化,沿袭了几百年的古老习俗才打破了唯有男子才上灯的陈规,使新生的女子也得到隆重的祝福。但是在忠信地区的一些周边农村,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仍较为严重。忠信古老的上灯习俗只有加入创新的内容,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护,才能延续不衰。但如前辈们文章中所说,在新婚嫁娶、乔迁新居、升学、就业、参军、祝寿、开业等都进行隆重的吊灯仪式,这未免有点泛滥成灾,扭曲了上灯的意义所在,忠信上灯是为保护生命而进行的仪式。

新时代,我们急需把传统习俗里的旧思想剔除,首当其冲的是删除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重新注入新鲜文化。把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注入忠信上灯习俗里,这种区域的民俗才能长存不衰。因为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一个节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忠信花灯表达宗族凝聚力

忠信花灯表达了浓郁的宗族凝聚力。客家文化的内蕴实质是一种移民文化,而这种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属被动移民文化,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转移现象。在客家民系的迁徙、聚散过程中,客家文化始终作为维系客家人亲缘情感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花灯文化在客家宗族社会里,是一种联络感情和维护家族权威的辅助手段,并以花灯活动强化客家人的宗亲情结,使族人达到一致性和一体化。这种一致性和一体化是客家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里,所必备的生存条件之一。这一点在上灯习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上灯当日,灯主家需摆宴请客,要做的事情特别多,这时,同一个家族的人就会主动前去帮忙。宴席上邻里乡亲们的频频举杯祝福,深深体现了宗族的凝聚力。

花灯文化繁荣客家经济

花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虽然大部分花灯和花灯展示不进入流通领域,但花灯节作为一种民间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此忠信政府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确保每年花灯节如期举办,不断提升花灯的数量和质量。

虽然客家花灯对客家经济发展仅仅是附比功能,但花灯文化活动营造了客家地域的节日氛围,给客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提供了一个空间,也带来了节日经济效应,使人们从中感受到农耕文明状态下客家民系文化与经济的单简、调和式的演进。2007年举办的第七届忠信花灯节演出可谓气势非凡,连平县政府联手央视举办《激情广场》大型歌会,央视3套直播全场活动盛况,以此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高了忠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忠信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传承与发展

花灯,在忠信地区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神圣之物。通过一年一度的花灯节演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外化。但从笔者回家乡忠信所作的实地调查,再综合其他花灯爱好者的田野调查来看,忠信花灯的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忠信花灯的制作师傅越来越少,忠信花灯在有生命的活体传承上出现严重危机;花灯的类型也在逐渐减少,花灯制作总体而言比较粗糙。据文化馆资料记载,忠信花灯在“文革”时期曾一度沉寂。那个非凡时期在“破四旧”、“移风易俗”的口号下,几乎任何传统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统统在反对之列,忠信花灯在那个时代销声匿迹,祖祖辈辈传承的上灯习俗也被迫中断。改革开放后重现的忠信花灯就出现了问题,一些花灯艺人在“文革”时受到迫害,许多花灯纹样的印板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据忠信花灯制作师傅“上寮屋花灯基地”的赖海明说,现今市场上销售的制作传统花灯的材料越来越少了,特别是细如毛发的铜丝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现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人物骑马旋转流动的动作,比较复杂的人物动作如钓鱼、扇扇子等就无法完成了。

忠信花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可能只会存于忠信地区,但作为一种工艺品却有可能走出河源甚至更远。而这种工艺品其致命的弱点是易碎、容易破损、生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大力度抢救忠信花灯文化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创新忠信花灯的制作工艺。只有不断创新制作工艺,才能让忠信花灯走得更远。

其次,上灯习俗渐渐被人们忽略。随着商品经济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忠信花灯这一纯手工制作的民间俗物愈来愈脱离乡土气息;而乡土社会中也会渐渐失去日常生活中广泛参与花灯文化活动的热情与创新冲动。如今在农村城镇化趋势中便可体现,远离乡村泥土住进城镇街道里的人们,越来越多以嫌麻烦为由不再上灯,只有少数阔气的人家会回到老屋的祖祠里去大搞一番;上灯习俗里蕴含的意味也渐渐被现代的忠信人忽略遗忘。

但是,花灯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年来,通过政府和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忠信花灯已经走出山区,正逐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享誉海内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有头脑的企业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花灯,他们利用花灯在广大群众中的深厚基础,利用花灯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在花灯上做起了文章,搞起了花灯品牌的产品。连平县政府投巨资修建了用以举办花灯节活动的“忠信人民广场”。

以上这些举措无疑为忠信花灯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更进一步促进了花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和保护,忠信花灯也在其中。只要我们抓住这大好时机,充分利用花灯文化的丰富资源,用忠信花灯这条金线串起一系列客家民俗民风,形成一条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链,以花灯为载体,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开发旅游文化,忠信花灯就一定能够发展和振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忠信花灯既包涵了源远流长的客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民风等诸多文化因子,又融合了书法、编织、剪纸、绘画等多种民间艺术的精髓,充分体现了花灯文化的传统性与创造性、单一性与多元性的自然融合。忠信花灯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居民孝宗敬祖和繁衍生息的标志,更是客家精神凝结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忠信花灯特殊的制作技巧、自成一体的表现形式、复杂独特的纹样设计和拟人化的装饰风格,是其他地方的花灯所没有的。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造型,赋予忠信花灯更加形象而丰富的含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历史原因,忠信花灯制作曾经一度中断,之后虽然得以恢复,但能够精工制作的技师越来越少,制作也趋于简单化,花灯类型逐渐减少,亟待加以扶持和保护。

保护措施

2006年,连平县在忠信镇文化站建立了忠信花灯收藏展览馆,收藏了13种类型的各式花灯进行陈列展览。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连平县文化馆(连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灯彩(忠信花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彩(忠信花灯)项目保护单位连平县文化馆(连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99年正月初九,连平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桥,经贸唱戏”的形式在忠信镇新开发区举办了首届“广东连平·忠信花灯节”。

2002年正月初九,连平县委、县政府与广东卫视联合在新广场举办了名为“九连山下闹花灯”的第四届忠信花灯节。

2007年1月,河源市政府、连平县政府在河源文化广场举办了“连平忠信花灯展系列文化活动”。

2010年正月初九,广东省文明办与连平县在忠信镇人民广场举办了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主导的第八届“连平·忠信花节”。

2012年2月4日至2月6日,广东省首届花灯文化节暨2012第三届洪梅花灯节在东莞市洪梅镇举办,忠信花灯在活动中展出。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收集控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最好看的十大彩灯盘点 哪个地方的花灯最有名
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数千年来不断传承与发展,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那么我国哪个地方的花灯最有名?如北京花灯、秦淮灯彩...
MAIGOO原创 手工艺品 灯笼 亚洲
555
河源十大著名佛寺 河源香火最旺的十大寺院 河源佛教寺院排行
河源是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美誉。那么,你知道河源有哪些寺庙吗?河...
2023河源十大人气餐馆 河源好吃的餐厅有哪些 到河源必吃客家菜餐厅
河源是客家人聚居地,这里山美水美,山珍河鲜数不胜数,食材新鲜,以东江客家饮食文化而闻名遐迩。河源饮食文化属于粤菜的东江菜系,为客家菜,那么,...
2023年河源各区县GDP排行榜 河源的gdp是多少 河源各区县经济数据
河源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别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韩江上游和北江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
MAIGOO原创 广东省GDP GDP 城市聚焦
59
河源市有名景点推荐 带你了解河源的风景点有哪些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号称“客家古邑”。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景点众多,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值得细心感受的休...
MAIGOO原创 河源景点 河源市 广东旅游
3万+
十大河源特色美食小吃盘点 最受欢迎的10种河源名吃推荐
河源别称槎[chá]城,是广东省辖地级市,河源市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不仅生态自然风光很迷人,在饮食文化上也有独到之处,河源地区的菜肴主要...
MAIGOO原创 河源市 小吃 广东省
2万+
河源最好玩的地方名单 河源哪里好玩 河源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河源哪里好玩?河源风景区哪里好玩?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美...
河源十大家居建材市场 河源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河源建材市场有几家
近年来,在人们购房需求持续增加的推动下,河源市的建材家居行业日益兴旺,那么你知道河源家具批发市场在哪里?河源建材市场有几家吗?本文根据系统算...
MAIGOO原创 建材市场 河源市 生活服务
1361
珠三角十大温泉排行榜 珠三角各市周边温泉 珠三角及周边泡汤好去处
广东珠三角温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按摩泉、木温泉、中药温泉、冰泉等,迎合不同需要不同年龄的群体,它们已经展开了双手,等待你来享受。下面本文M...
MAIGOO原创 温泉 广东景点 旅游地图
10万+
2024年河源市大学排行 河源大学名单一览
河源市有哪些大学呢?河源市大学排名又是怎么样呢?河源市有哪些重点大学?大学是人生重要的阶段之一,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想对学校...
河源佛教寺院名录 河源著名的名刹古寺盘点 河源寺院有哪些
为自己留一份清静,寻一份心理的安宁,去寺庙游览、谟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你身在河源,想要在河源市找个寺庙游览,并不困难。那么,你知道河源...
MAIGOO原创 佛寺 河源市 人文景观
9559
河源客家十大名菜排行 河源10大好吃的特色菜推荐
河源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因此河源地区的菜肴主要都是客家菜,偏重“肥、咸、熟”。那么,河源特色菜有哪些?河源市客家十大名菜...
MAIGOO原创 特色名菜 河源市 地方菜
2543
河源什么特产最出名 广东省河源10大土特产盘点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别称“槎城”,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河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众多特产。那么河源出名特产有哪些?MAigoo网编辑...
MAIGOO原创 中国特产 河源市 广东特产
2736
河源十大名人 河源最具代表性人物 河源伟人
河源,靠山近海,区位优越。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历史上与惠州、东莞、深圳、汕尾曾属同一地区,市区距广州、香港...
河源最高的山是哪一座山 河源最高的山峰排行榜
河源市境内地势,为东北向西南倾斜,属山地丘陵地区,为粤赣边境的山高岭峻。境内主要山脉有北西部九连山脉,斜贯中部的罗浮山脉及南东边缘的莲花山脉...
河源最值得去玩的地方有哪些 河源必去的景点排行榜
河源被称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的香格里拉”,境内以万绿湖为中心的生态观光旅游区最为著名。近年来,以巴伐利亚、客天下为主的休闲度假体验游也成...
MAIGOO原创 河源景点 河源市 旅游榜
1413
河源市科目二考场名单 河源市科目二考场地址在哪里 河源市有哪些科目二考场
在河源市的科目二考场名单有多少家?科目二考场地址在哪里?科目二考场是进行驾考科目二的地方,考试形式为是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科目二小车C1考...
MAIGOO原创 科目二考场 河源市 亚洲
237
河源市科目三考场在哪里有几个 河源市科目三考场地址
河源市的科目三考场有哪些有几个,分别在哪里?在科目三考场主要考的内容包括了上车准备、灯光模拟考试、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档位操作、变更车道、靠...
MAIGOO原创 河源市 科目三考场 广东省
1731
河源市旅行社名单 河源有哪些旅行社 河源正规旅行社一览表
河源有多少家旅行社?很多想出去旅游的用户会在网上参考各类河源旅行社做为参考,那么河源市出名的旅行社你了解多少呢?下面买购网编辑通过研究整理了...
河源十大红色景点 河源红色旅游好去处
河源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称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最早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的地区之一。所遗留的200多个革命遗址,...
收集控
注册用户-MG1002293的个人账号
页面相关分类
热门美食
地方特产
TOP美食特产榜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