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苗山红茶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所辖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大浪镇、洞头镇、永乐镇、大年乡、良寨乡、拱洞乡、红水乡、白云乡、同练瑶族乡、汪洞乡、杆洞乡、滚贝侗族乡、香粉乡、四荣乡、安太乡、安陲乡共计20个乡镇206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8°34′~109°27′,北纬24°49′~25°43′。保护规模13000hm²,保护产量5000t。
1、外在感官特征
大苗山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气甜香持久;滋味甜醇、鲜爽;叶底红、明亮。
2、内在品质指标
大苗山红茶主要内在品质指标控制范围如下:水浸出物≥36%,茶多酚含量≥9%,咖啡碱含量4%~6%,游离氨基酸总量≥3.5%。
1、地理位置
大苗山红茶种植区域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东延,海拔450m~1300m之间的山区地带。该区域林木野生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80,常年云雾缭绕;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4.5~6.5之间,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及透水性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2、气候条件
该区域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降雨量2194.6mm;年平均日照数为1616.9h,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22d,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均匀,利于茶树氨基酸合成转化,使得这一范围内生产的红茶氨基酸、糖类、水浸出物丰富,形成大苗山红茶蜜糖香、醇厚的独特口感。
大苗山红茶生产基地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含量,要求符合NY/T 5295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的相关规定。茶园选在排水良好,土壤PH值4.5~6.5之间的避风坡地建园;丘陵山地坡度在20°以下的沿等高线横向开垦种植,坡度20°以上的采用建立水平阶梯式种植。
品种为融水地方群体种,主要是从野生境古茶树和老茶树中筛选、繁育的优良单株和品系。
1、培育土壤
种植前进行备耕,首先清理土地上的杂草、树兜和石头,山坡沿等高线开梯,梯面宽度1m~1.2m。梯面开好后,挖种植沟深宽度为50cm×50cm,注意将表土和深层土分开,回土时把表土放在底层,深层土放在表层,回土至2/3时施入基肥,然后回土至低于平面10cm,即备耕好。
2、合理种植
一般丛栽或单行单株条栽,行间距1m~1.2m,株距0.4m;双行栽种时,行距1.5m,小行距0.45m,株距0.4m。每亩用苗1500株左右;移植时把根部用稀泥浆包裹,特别注意紧压茶苗周围的土壤,浇足定根水。种植后还要密切观察土壤水分含量,如果遇到连续的大晴天,必须浇水,以保证成活率。
3、树型管理
幼龄茶园第一年保齐苗,培养最佳丰产树冠(型)。茶苗第二足龄时,茶树近地面处主干直径达0.5cm时,剪去主干,侧枝不剪。修剪高度离地12cm,注意留外向侧芽,要求剪口平滑,无裂口。第二次定型修剪,当第一次修剪后的主枝基部直径达0.5cm时,剪去主干,主枝发出的新枝不剪。修剪高度是在离第一次修剪口上提高12cm修剪。第三次修剪,当第二次修剪发出分枝基部直径达0.5cm时,剪去分枝。修剪高度是离第二次修剪口上12cm修剪。经过3次定型修剪后,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进行树冠培养,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
4、水肥管理
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包括深翻改土,施放有机肥,增效钾肥、氮肥,延缓衰老。未列出的其他各项操作严格按照GB/Z 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执行。
大苗山红茶茶树一年四季都产茶青,以春季4月、5月产量最多,秋季白露时节茶青品质最佳,根据市场需求与产品口味分季、分批采收。手工采茶要求用提采摘且保持芽叶新鲜、完整、均匀,不夹带茶果、老叶、老枝,一芽一叶为上佳,一芽二叶为佳。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方法有:一是新建茶园应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二是每10亩左右挂一盏杀虫灯杀灭蛾类或张挂黄板灭蝉,降低害虫危害指数;三是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并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堆沤、填埋;四是非生产季节可选用矿物源农药、矿物油进行封园。五是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1、萎调
鲜叶采摘后,用专门摊放器具摊3cm厚,时长6h~8h,若是雨水叶摊放时间要适当延长,摊放过程中要轻翻,释放热量。针对不同生产季节,春季气温低,湿度大鲜叶摊放时间可适当长一些,夏、秋季气温高,湿度低,鲜叶摊放时间可适当短一些。鲜叶经摊放后,叶片柔软,摩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茎折不断,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面失去光泽,无焦边焦尖现象,并且有清香,含水量为60%~62%为适度。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情况下,上午10时前及下午5时后,可参加晒青30min,收回萎凋叶放在荫凉通风处摊放1h~2h。待萎凋适度,即行揉捻。
2、揉捻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方法老叶轻柔,时间长,嫩叶重揉时间短。加压应掌握轻、重、轻原则,萎凋叶装桶后空揉5min再加轻压;待揉捻叶完全柔软再适当加以重压,促使条索紧结,揉出茶汁;待揉盘中有茶汁溢出,茶条紧卷,再松压,使茶条略有回松,吸附溢出茶汁表,再下机解块筛分散热。揉捻一般分两次。初揉后下机解块散热,再行复揉,复揉后解块送发酵。揉捻适度的标志有二:其一芽叶紧卷成条,无松散折叠现象;其二以手紧握茶条,有茶汁向外溢出,松手后茶团不松散,茶条局部发红,有较浓的青草气味。此时80%以上的细胞破损。
3、发酵
采用自然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摊约厚8cm~10cm,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90%以上。发酵时间以春茶120min~180min,夏茶约90min为宜。发酵适度的色泽标志,从香气来鉴别,清香显露,青草气味消失。
4、烘干
干燥一般分两次:第一次称为“毛火”,第二次称“足火”。毛火温度较高,一般进烘温度为110℃,摊叶厚度为1.5cm~2cm,烘至含水量为18%~25%,下机后摊凉30min左右。足火温度较低,一般90℃~95℃,摊叶厚度为2cm~2.5cm,烘至含水量约为5%~6%。足火后应立即摊凉,使茶坯温度降至略高于室温时装箱(袋),要求必须密封保存。干燥程度,毛火以用手握茶有刺手感,梗子不易折断为度,足火茶以用手握刺手,用力即有断脆声,用指捏茶即成粉末,梗子易折断,有浓烈的茶香为度。
5、提香
长时间储藏的茶叶,在销售前采用烘焙机进行提香足干,温度60℃,时间4h左右,烘至含水量6%以下即可。
2020年,大苗山红茶生产规模达19.5万亩,产量0.5万吨,产值超2.9亿元。
2022年,融水县茶园面积3.6万亩,干茶产量782吨,产值1.86亿元,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22家,其中通过SC认证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融水茶叶获得绿色认证10个,有机认证8个。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大苗山红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大苗山红茶入选第四批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