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器:准备好盖碗、茶罐等茶具。
温杯:用热水温热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既有清洁作用,也能提升茶具温度,利于激发茶香。
投茶:将适量茶叶放入盖碗中。
摇香:轻轻摇晃盖碗,使茶叶与空气接触,激发干香。
闻香:揭开碗盖,闻茶叶的香气。
注水:将适宜温度的热水注入盖碗。
刮沫:用碗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浮沫。
出汤: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再分入品茗杯。
品茗:品尝茶汤。
温杯:在使用盖碗泡茶前,应先注入适量热水进行温杯,以提高盖碗的温度并激发干茶的香气。
取茶与称重:取茶前应洗净双手,确保无异味。对于条索状的红茶,建议使用克秤称重,茶水比例通常为1:20(如标准盖碗配5克干茶)。
忌注水太满:注水时不宜过满,以免碗沿过热导致倒茶时烫手。一般建议注水量控制在碗壁的七、八分处为宜。
水温控制:不同茶叶对水温要求不同,例如泡绿茶时水温一般控制在85℃-90℃为宜。
控制冲泡时间:根据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调整冲泡时间,避免茶叶过度浸泡而影响口感。
出汤是盖碗冲泡的基础技巧,常见手法有三点式和抓握式,拇指、中指捏碗沿,食指扣盖钮,开口调至九点钟方向,出汤时手腕翻折而非抬肘。
控制注水量:注水不要超过盖碗的“水线”,通常为碗身撇口转折处或盖沿下方。
调整盖口:右手出汤时,盖子的开口建议在9点钟方向,开口大小以不超过盖碗边缘为宜。
正确拿捏:拇指和中指分别拿住碗沿,食指轻扣盖钮,手指与盖碗平面呈30-40度角,无名指和小指微微弯曲悬空,避免触碰碗壁。
1、绿茶
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峰等,以其清香、鲜爽的特点著称。盖碗泡茶时,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温和冲泡时间,这对于绿茶来说尤为重要。绿茶的叶质较嫩,冲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其鲜爽度和营养成分。盖碗的保温性能适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水温,使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充分的释放。
2、乌龙茶
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武夷岩茶等,冲泡时需要较高的水温和多次冲泡以展现其丰富的香气和滋味层次。盖碗的材质和设计使得它能够承受高温,同时保持茶汤的温度稳定,有利于乌龙茶的冲泡。此外,盖碗还能有效地控制每一泡的时间,使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层层递进,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风味体验。
3、白茶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叶片较为娇嫩,冲泡时需保持适当的温度。盖碗的保温性能使得白茶在冲泡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水温,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茶叶造成损伤。同时,盖碗还能使白茶的香气和滋味更好地释放,让品饮者充分感受到白茶的醇厚与甘甜。
4、红茶
红茶,如祁门红茶、滇红等,冲泡时需要高温且需较长时间以充分释放其浓郁的香气和甜美的滋味。盖碗的材质和设计使得它能够承受高温并保持茶汤的温度稳定,有利于红茶的冲泡。此外,盖碗还能帮助红茶均匀受热,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茶汤中,提升红茶的品质和口感。
5、普洱茶
普洱茶,特别是普洱生茶,冲泡时需要高温且多次冲泡以展现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盖碗能有效地控制每一泡的时间,使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层层递进。同时,盖碗还能保持茶汤的温度稳定,有利于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使茶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6、黄茶
黄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冲泡时需要稍低的水温以避免茶叶过度浸泡而失去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盖碗可以控制水温并保持其稳定,使得黄茶在冲泡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从而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品质特点。
7、花茶
花茶,如茉莉花茶、桂花茶等,盖碗可以使花茶的香气更好地散发出来,并保持茶叶和花香的平衡。在冲泡花茶时,盖碗的保温性能使得花香和茶香能够充分融合,提升茶汤的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