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坦洋工夫茶属于什么茶
坦洋工夫茶属于全发酵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之一。
坦洋工夫源于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坦洋工夫红茶大量出口至欧洲、美洲等地,远销荷兰、英国、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享誉中外,曾是英国王室专供茶。
坦洋工夫红茶最初以坦洋菜茶为原料,20世纪中期引进了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等茶树品种,开始采摘嫩芽和二三片嫩叶制作红茶。坦洋工夫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工艺价值,在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21年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坦洋工夫茶的特点
1、外形特点: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显毫
优质坦洋工夫茶干茶条索紧细匀整,呈自然弯曲状,无碎末、杂质;色泽以乌润为主,部分芽头显露金毫(绒毛),手感干爽且有一定重量感,体现了揉捻工艺的精细度和原料的优质性(多选用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嫩原料)。
2、香气特点:蜜香浓郁,兼具花果香
其香气属于工夫红茶中典型的“甜香型”,干茶阶段可闻到淡淡的蜜香;冲泡后(湿茶)香气更为浓郁,以蜜糖香为核心,同时伴随清新的花果香(如苹果香、兰花香),香气持久且无杂味,这是因发酵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转化形成的独特芳香物质(如萜烯类、芳香醇)所致。
3、滋味特点:醇厚甘爽,回甘明显
入口时滋味醇厚饱满,无苦涩感,茶汤在口腔中能感受到明显的甜润度;咽下后,喉部会出现清晰的回甘(甜味持续释放),且口感顺滑,无粗糙感,这得益于其原料中丰富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以及全发酵工艺带来的温和口感。
4、汤色特点:橙红明亮,清澈透底
冲泡后茶汤呈明亮的橙红色(俗称“琥珀色”),茶汤清澈无浑浊,杯壁无茶毫漂浮或沉淀物;若用白瓷杯观察,可发现汤色富有光泽,这是茶叶色素(如茶黄素、茶红素)合理转化的直观体现,也是判断坦洋工夫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