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饵丝是以云南腾冲特产浆米为原料制作的特色小吃,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于明代发明,已有近400年历史。
成品筋道柔韧、久煮不糊,可煮食或炒食。
其选用当地籼稻浆米,经浸泡、蒸煮、石臼舂捣等十余道工序制成。
传统手工生产经木棒擀压切丝,现代发展为机械加工,并开发出保鲜饵丝、快餐饵丝等产品,20世纪90年代三次获省级及全国展会奖项。现今通过袋装、碗装销往国内外,成为当地旅游代表食品及伴手礼。
该小吃制作技艺于2012年列入保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腾冲人将大米精加工为饵丝、饵块,已至少有三五百年历史。口碑相传,南明天子朱由榔(永历帝)当年败逃西陲,曾在一农家吃下了一大钵炒饵块,饱腹疗饥之余犹觉余味无穷,于是赞叹不已,并不无感慨地将其称为“大救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寻根溯源,腾冲饵丝、饵块以城东近郊胡家湾所产最为驰名。其精制产品,择料极严,工艺亦十分考究,其突出特点是柔软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烫可食,口感细糯。
腾冲饵丝、饵快吃法多样,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驾”即是先将卷轴饵块,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蕈、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将饵块切成饼状在炭火上烤黄,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浆里,叫稀豆粉粑粑;鲜肉、鲜汤、鲜菜、鲜饵丝在小锅上一滚而就,叫小锅饵丝。
如今,腾冲饵丝这一地方名特食品早已走出高黎贡山,在春城、京城及许多大都市安家落户,并备受食客喜欢。而其新一代产品云腾快餐饵丝,则分别在1994年、1995年、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及“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