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 大红袍茶叶怎样制作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温暖·生活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大红袍是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大红袍的制法极为精细,大红袍制茶工序基本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大红袍茶叶怎样制作

大红袍茶是如何制成的呢,主要是以下工序:萎凋、做青、炒青、揉捻、毛火、足火六道工。每一道都十分严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大红袍。

大红袍加工制作过程萎凋采用日光晒青,传统的做青方法采用手工摇青,现一般采用综合做青机来做青,炒青炒表分初炒和复炒。炒青的过程同时结合揉捻,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复揉结束后转入毛火走水焙,走水焙采用不同温度的焙笼,先高温,再低温,达七成干时下焙,促进香气,发展滋味。使大红袍茶叶耐泡、耐藏。

二、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


1、采摘工艺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初制工序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3、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4、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5、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6、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7、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8、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9、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10、精制工序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由此看来,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十大最好的茶叶排行 世界名茶_中国十大茶叶_各省名茶大全
茶,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社交属性,而且有着保健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喝茶。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也拥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种类,所以称中国为茶叶大国一点都不为过,当然世界名茶也还有其他种类,你知道什么茶叶最贵上档次吗?中国十大茶叶是哪十大?茶叶等级怎么区分?本文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十大最好的茶叶排行。
茶叶选购 茶叶·名茶 ★★★★
2090 3
中国茶叶协会信息 中国茶业协会一览表
茶业协会围绕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需要,为企业服务,对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那么中国茶行业协会有哪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等都是我国较大的茶叶协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茶业协会一览表,一起来看看吧。
大红袍茶叶如何划分等级 特级一级二级大红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众所周知,大红袍从开采到上市,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和程序。由于各个厂家在制茶过程中火候掌握的不同,从而造成茶叶品质的差异,要让消费者更好的分辨这些不同品质的大红袍,分级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那么大红袍茶叶如何划分等级?大红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下面一起来详细看一下特级一级二级大红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茶业公司结构】茶业公司组织结构有哪些 茶业公司组织结构图
茶业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销售茶叶、茶盘、茶具、茶食品,提供茶馆包厢等品茶论道的场所等,那么你知道茶业公司组织架构是怎么样的吗?织结构是进行企业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所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两家茶叶公司组织架构吧!
大红袍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大红袍如何存放时间长
大红袍是一种名贵的茶叶,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发生变质,那么大红袍怎么存放最好?存放大红袍茶叶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真空性、避光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大红袍的保存条件应该控制在含水量在6%以下、冷藏、无氧和避光的理想状态下。那么大红袍有保质期吗?一般来讲,购买的商品大红袍都会给出保质期,大红袍能放很久,一般为一年以上,如果包装得严的话,最多可以放到4到5年。
页面相关分类
热门美食
地方特产
TOP美食特产榜
行业品牌展示位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