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氏昌螺壳体小型,侧扁,略呈等边三角形,壳高10mm,壳宽17mm,壳质较薄但坚实。螺层6层,螺旋部高于体螺层,螺层层面光滑有亮泽,层面色彩变化较大:第1种类型壳面棕褐色,缝合线呈紫红色,螺旋部各螺层层面具曲线形浅棕色纵向斑纹,体螺层曲线形斑纹较长且细密;第2种类型壳面浅红间白色,缝合线呈紫红色,多数个体各螺层层面具紫色纵向细纹斑,通常7、8条细纹成一束而隔开,使壳面紫、白相间衬托。底面较平,光滑有亮泽,外缘乳白色,具许多纵向小条斑,内缘白色,不具斑纹。螺轴短而平直,轴唇平滑;外唇薄,内壁光滑有虹彩亮泽。脐部不鼓胀,无脐孔。两种类型基本结构一致并在同一生活小区栖息,数量均甚多。
托氏昌螺为暖温性,温带—亚热带海区生活,栖息海域较广,分布中心偏北。
托氏昌螺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采获,主要生活在黄、渤海,数量集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山东沿岸春季的单位面积采获量,最高达四五百个;著者1987年春季在青岛海水浴场中潮区,每平方米面积中的采获量从几十至几百个,在细砂滩面群栖密集。超过长江口后数量渐少,我所的福建和广东标本仅2号。
托氏昌螺在日本列岛海域的分布区约为35°N—40°N,即从房总半岛南端至本州北端;在俄罗斯海域的分布北限为大彼得湾。
1、水养吐净泥沙
先将海螺放在清水中静养,待它吐净泥沙,洗净外壳,留着备用。
2、蒸海螺
将锅中放入水烧开,然后隔水将海螺放入蒸锅中蒸熟,捞出后用冷水冲一下备用。
3、制作调味酱汁
开锅起火加入适量水,将酱料包放入,然后加入调味品,酱油、鸡粉、香叶和白酒等烧开,起锅后晾凉。
4、酱汁浸卤
最后将海螺肉取出去头(脑的地方鼓鼓)、去掉尾部的屎(海螺尾部黄色物质)以及苦胆(海螺背部绿色区域),浸泡一段时间即可出盘。装盘时,浇上一些原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