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化龙顶茶属于什么茶? 开化龙顶茶的特点
开化龙顶茶属于不发酵的烘青绿茶,产自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是中国名茶中的新秀,与西湖龙井并称“绿茶两朵奇葩”,主要有以下特点:
1、外形:紧直挺秀,银绿披毫
开化龙顶干茶条索紧直如针,芽峰显露,银毫密布,色泽翠绿隐毫,形似青龙盘白云,极具观赏性。特级茶芽叶匀整,冲泡后根根竖立,形成独特的“杯中森林”景观。
2、香气:馥郁持久,兰香为上
其香气层次丰富,初闻有清幽兰花香,后转为熟板栗香,尤以兰花香为珍品。高山云雾的生态环境赋予茶叶天然花香,持久不散。
3、滋味:鲜醇甘爽,回甘绵长
茶汤入口鲜爽醇厚,带有清甜回甘,齿颊留香。因采用明前嫩芽,氨基酸含量高,苦涩感低,耐冲泡(3-4泡仍有韵味)。
4、汤色与叶底:杏绿清澈,匀齐成朵
优质龙顶茶汤色杏绿透亮,叶底肥嫩匀整,芽叶舒展如初绽兰花,体现精湛的制茶工艺。
二、开化龙顶茶历史渊源
1、明代贡茶:皇室青睐的“白毛尖”
开化龙顶茶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早在崇祯四年(1631年)的《开化县志》中就有明确记载:“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并规定每年需“进贡芽茶四斤”。当时的贡茶以“白毛尖”为名,由快马飞舟直送京城,供皇室品饮。
据传,朱元璋曾因喜爱其鲜爽滋味,钦定其为贡茶,并延续至清代。清光绪年间,开化茶叶开始出口海外,成为眉茶主产区之一,同时仍保留少量“白毛尖”名茶进贡的传统。
2、近代失传与1959年的复兴
清末至民国时期,因战乱影响,开化龙顶的传统工艺一度失传。直到1959年,当地茶叶科技人员重登海拔1193米的大龙山龙顶潭,在云雾缭绕的高山茶园中采制新茶,并命名为“龙顶”。同年,该茶在日本茶叶代表团访华时参与品评,其香气滋味甚至超越日本顶级“蒸青玉露”,标志着开化龙顶的现代复兴。
1979年,茶人周光霖等人再次改进工艺,正式定名“开化龙顶”,并确立“一芽一叶”的采摘标准,使其品质显著提升。
3、现代辉煌:从全国名茶到国际品牌
1985年,开化龙顶在农牧渔业部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名茶”,并在此后屡获殊荣,包括“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等。
2009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首支针形绿茶非遗项目。如今,开化龙顶不仅是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指定用茶,更远销海外,品牌价值超22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