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荞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投入少,全国范围内只有西盟县种植,又称为“西盟米荞”,米荞对磷钾肥(钙镁磷,普通过磷酸钙、草木灰)比较敏感,无机物含量为白米和小麦的2~3倍,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为一体的优质粮食作物。
佤族,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古老先民,“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千百年来,佤族人靠山吃山,乐山敬山,顺应自然之道;千百年来佤族人,驱凶避邪,祈求平安,与祖先和神灵通话,敬畏山川、河流、生命。这个因历史绵延而古朴神秘民族,在自然的恩赐下健康、长寿、丰润、幸福。
据研究显示:“在佤族地区,一些现代社会普遍流行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发病率很低,百岁老人较多。”(佤族的药食同源文化.龙鳞.2005.9.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普洱之西,有一处未经斧钺的苍山碧水——西盟阿佤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垂直温差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居云南之最。万物峥嵘的高山雨林深处,生长着超过1800多种的植物。
西盟米荞具有耐寒、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栽种在山区、半山区,也很好吃。
西盟米荞主要成份中含有芦丁、蛋白质、膳食纤维、粗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芦丁含量达到了4.07g/100g,高于其他荞类4倍以上;蛋白质含量高达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