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郭杜林月饼的创制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据传太原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因饮酒误工,导致和好的面发酵,情急之下掺入生面、麻油和饴糖,意外制成口感酥软香甜的月饼。
为纪念三人,此饼得名“郭杜林”,又因与酒醉相关,别称“醉饼”。
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至太原时,山西巡抚进献郭杜林月饼,慈禧赞不绝口,钦定为贡品,民间故称“太后饼”。
因制作工艺保留明清特色,如“太极手”揉面、硬馅工艺等,2008年以“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
原料
采用胡麻油、小麦粉等原料,辅料选择严格讲究。
工艺
制作时需经过手工揉面、蒸面、吊炉烘烤等工序,烘烤温度完全依靠人工控制,烤成后还需通过窖藏熟藏以提升香味。
口感
成品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著称,甜度适中且不腻,酥皮层次分明,咬开后馅料呈现浓郁的桂花香和核桃仁风味,整体口感松酥且富有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