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奶牛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特有的畜牧品种,2021年6月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品种生长于松嫩平原腹地,地处北纬45°-47°的世界黄金奶牛养殖带,依托272万亩优质草原资源与甲级牧草羊草的营养供给,形成独特品质优势。安达自1903年引入奶牛养殖,历经百年培育形成规模化产业,2025年存栏量达18.29万头,鲜奶年产量41.6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
安达市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属世界三大明珠草场之一,全年光照2600小时,气温湿度适宜奶牛生长。境内272万亩天然草场中,甲级牧草羊草占比达70%,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3.1%,为奶牛提供优质饲料。产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2′15″~125°54′45″,北纬46°01′00″~47°00′36″,涵盖安达市全部14个乡镇。
乳脂率:3.8%-4.2%(高于普通奶牛0.5个百分点)
乳蛋白含量:3.2%-3.5%
单产记录:1978年创4.2吨年单产,1981年突破万公斤
耐寒性能:适应-30℃至30℃温度区间
实施"牛城"战略构建完整产业链,2025年形成日处理鲜奶1100吨的加工能力。建有贝因美乳业等龙头企业,其中13.2亿元投资项目带动乳品深加工集群。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7.2%,从业人员7.5万人。
2019年起筹建地理标志申报体系,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审定。认证范围涵盖泌乳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18项技术规程。2025年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43处,实现生鲜乳菌落总数≤10万CFU/mL的质量标准。
1903年俄罗斯侨民引入奶牛品种,开启当地养殖历史。1951年成立乳牛业联合会,1952年组建首个合作社。1975年成功培育"中国黑白花奶牛"新品种。1997年存栏量达4.6万头,居全国县级首位。2021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后,形成6个万头养殖乡、40个千头村的规模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