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面是河北省藁城传统名特面食品,风味独特。该产品以优质小麦面粉、香油、淀粉为主要原料,经1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有营养、杂粮、风味三大系列。其配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具有条细心空、耐煮不糟、汤清面秀、嚼有口劲等特点。
1、河北龙宫鹏程食品有限公司91130182782570701Y
2、河北庄润食品有限公司91130182595414957U
3、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91130182MA0944QH2T
4、石家庄市藁城区金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91130182A19491762B
5、石家庄市马云山宫面有限公司91130182MA07MYF360
6、石家庄鲜竹宫面有限公司91130182MA07RAP07U
7、石家庄市藁城区丰上兴华宫面厂91130182L06255402R
8、石家庄市藁城区籍家宫面食品厂91130182551860437G
注:信息整理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检索信息,检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检索结果仅显示截至当前已完成换标的市场主体信息,对于在产品保护要求中列明的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如尚未完成换标,不会在本结果显示。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2017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藁城宫面”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11月,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对“藁城宫面”实施地理标志商标。
2013年9月藁城宫面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藁城宫面成功入选河北省第六批“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普查认定工程是经省委宣传部立项支持的省级宣传文化发展重点项目。
2024年度燕赵名品评价认定活动由河北省商业联合会主办,“藁贵宫面”成为首批荣膺“燕赵名品”殊荣的品牌。
“藁贵宫面”品牌自2020年由河北味道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以来,便在各类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中屡获殊荣。连续三年,该品牌荣获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石家庄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的银奖、铜奖及优秀奖。同时,还得到了中国安全食品推广办公室和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的认可,成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的礼品供应商,并成功入选“新时代农食品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案例”。
藁城宫面的食用方法可按个人口味做成清汤面,打卤面、凉拌面等。但最宜做汤面为佳,因其空心耐煮,汤味皆由面条的空心渗透而入味,光滑绕舌、细腻如玉、独具风味。
藁城宫面,又名藕面,原为手工挂面,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历时1500余年源远流长。
唐贞观年间,经无数次工艺改进,当时即已成为具有地方风味的名特食品。清代曾连年进贡朝廷,被列为宫廷御膳佳品,遂称之为宫面。对此,《藁城县志》曾有这栏的记载:“吾邑之挂面,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
据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宫面—藕面”模仿、演变而来。明朝诗人凌儒子曾赋诗一首:众赞荷花贵似仙,情深又叹并蒂莲。莫愁去蒂恐丝断,化做藕面皆是缘。对“藁城宫面—藕面”赞誉有加。清朝时,地方官吏就以藕面常年进贡皇宫,故得名“宫面”。直隶总督李鸿章以此进贡慈禧时曾说:“藁邑之挂面,系乡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乃名产也。”在民国时期,出口朝鲜,并受孙中山南京总统府嘉奖。
“藁城宫面—藕面”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张果老邀柴王爷与鲁班打赌,赌赵州桥禁不住张果老的毛驴和柴王爷的推柴车,结果张果老驴驮日月星辰,柴王爷车推三山五岳,从南向北走过赵州桥,却只留下驴蹄印子和车辙印,而桥却分毫无损。(河北著名民歌--“小放牛”皆因此而来)两位神仙心中不快,不知不觉向北走了五十里,来到了滹沱河岸边,放眼望去远近皆是荷花荷叶,美不胜收。
二人觉得饥肠辘辘,见荷花深处有一酒馆,便走了进去。酒馆是两位八旬开外的老夫妻所开,银发飘飘,仙风道骨。柴王爷问有啥饭菜,老太太说:“有空心的菜,空心的窝头,还有空心的葫芦装的酒。”张果老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空心的石桥让俺们丢尽了面子,吃个饭又碰上空心菜,空心酒…,便道:“我们只要两碗空心面吃,别的不要。”老太一听犯了难,看了看掌勺的老汉,老汉说:“两位稍等,一会便好。”说完便拿菜刀出店而去。一会那老汉拿回几根带梗的并蒂莲,切去莲花把莲梗扔进锅里,转眼便端上两碗汤面,柴王爷吃面喝汤,狼吞虎咽,片刻即完,连赞好吃。而张果老为了验证是空心面,就把面条含在嘴里,用面条来吸食面汤,果然碗里只剩下了面,而没了汤,才相信是空心面。张果老大吃一惊,屈指一算,原来此人乃财神爷-空心人比干转世。只见那老汉笑笑,说:“老汉名叫荷芑荪,今日有缘,请二位喝几杯吧”说完便拿来酒葫芦、酒杯和一盘藕片,边倒酒边说:“葫芦掏的空了才叫酒葫芦,酒杯烧得空了才能盛酒,面条钻的空了才能吸汤,赵州的大石桥建的空了,方能负重,否则那就不是桥了…。”张果老听完,哈哈一笑,把酒一饮而尽,随手把驴鞭一扔,骑驴而去。从此后张果老便没了驴鞭子,当地就多了一句谚语:“张果老骑驴---爱上哪儿上哪。”
那驴鞭落地化成了一座石碑,碑上有诗曰:卢沟狮不语,丹心无马革,若得战令出,焉能过长城?后来此地出了著名爱国抗日名将――何基丰。
再说那财神爷转世的荷芑荪,此后便让当地百姓,用当地小麦,当地的水,跟他学起做这种空心面,因其有着:条细空心、筋道耐煮、汤清面秀、味皆入面、健身养颜等特点,而名扬四方。而用其它地方的小麦和水,却做不成这种空心面来,(于是有了一个说法:藁城的面条好做,眼难钻。)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面叫做:藕面,意为:因荷,得藕。随着时间推移藕面已经融进藁城人们的生命里,并赋予了更多的感情寓意:洞房花烛夜必食藕面寓意为:夫妻今生永远同心同德,相濡以沫;金榜题名时众乡亲皆以藕面为贺礼寓意为:不论以后官做的有多大,人走的有多远,都别忘了家乡的乡亲;家来贵客、添丁进口…都能见到藕面…。
20世纪50年代,藁城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宫面传统技术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开始恢复和发展宫面批量生产。1960年县粮食局建成第一家挂面生产厂(后改为宫面厂)。80年代粮食局宫面厂、外贸局宫面厂等厂家相继扩建和新建,并相应发展起4000多个宫面加工专业户,基本形成专业化、系列化宫面生产体系。为实现传统宫面营养化、多样化,研制出了鸡蛋、荞麦、牛奶、辣椒、西红柿等不同基料适宜于孕妇、儿童、老年保健的宫面新品种20余个,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
如今,宫面不仅作为藁城特色礼品行销全国各地,还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