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属于鲁西北冲击平原,位于渤海湾南岸,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区域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两区两圈”的叠加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种微型地貌: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植被分为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和滨海平原草甸植被。滨海平原栽培植被包括境内大部区域,是粮棉作物主产区,木本植物主要有沾化冬枣树、金丝小枣树、苹果树等经济林木和杨树、榆树、刺槐、柳树等用材林木。滨海平原草甸植被分布在沿海地带,以草甸为主,兼有栽培植被。
日照:冬枣为喜温果树,生长期中对温度的反应敏感。日平均气温达13℃以上时,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达17℃以上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沾化县此期气温较高,日平均气温19.5℃,大于13℃的有效积温为20~28℃,适宜率为100%。
降水:冬枣新叶增长期沾化县平均降水量为35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相对冬枣生长需求略显不足。但降水的不足抑制了冬枣树体的过分营养生长,致使发枝力弱,树姿开张,增强了树冠内的透光性,使分生侧枝数量增加,枣头和枣股发育良好,树叶大而厚、色绿而浓,无效枝叶减少。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树冠内风光条件恶化而产生结果部位外移、树冠内结果少、立体结果能力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冬枣提高产量。透光性好,还使冬枣着色完全,品质亦相应提高。
气温:沾化冬枣花期的日平均气温为24.6℃,适宜机率为100%;盛花期的日平均气温为23.7℃,适宜机率为95%,花期日平均气温比较满足冬枣高产优质的生长条件。
土壤:冬枣对土质的适应性强,不论酸性、碱性土壤、沙土、黏土,PH值为58—85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一般在肥沃深厚的微碱性或中性土壤生长最好,产量高且品质好。沾化县多为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PH值一般为8.0—8.5,略呈碱性。在多盐的环境中能够增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能力,利于冬枣生长健壮、丰产,且品质优良,含糖量高。
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
2002年8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将沾化冬枣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名单。
2024年7月,入选拟定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