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垌米糤是一只公以糯米为主料制成的小吃,官垌米糤造型圆润,色泽微黄,入口酥脆,带有浓郁的糯米香气,深受当地人喜爱。其圆润的造型象征着团圆美满,是节日和年货中的重要食品。
官垌米糤的制作技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选料浸泡:选用本地粘性好的优质糯米,浸泡24小时。
2、蒸制:用传统柴火蒸制80分钟,使糯米晶莹黏连。
3、压模晾晒:将蒸熟的糯米压入刻有福、喜等吉祥图案的木模中,成型后晾晒至干爽。
4、入糖:将干爽的米糤胚浸入糖水中,使其均匀裹糖,然后再次晾晒。
5、油炸:这是最关键的工序,需控制油温,并用长竹筷快速按压、翻动米糤胚,使其均匀膨胀、色泽金黄。
非遗保护价值
2022年被列入钦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入选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其在地方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工艺传承意义
技艺以本地糯米为原料,需经过选料、蒸制、打胚、晒胚、入糖、二次晾晒和油炸等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保留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
文化象征意义
米糤造型圆润象征团圆美满,承载了浦北地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是节庆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发展潜力
浦北县通过研发低糖产品、与陈皮制作技艺联动开发新品,推动该技艺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